小学时,经常让写人。我最爱的人,最难忘的人。。。。。有一次让写外公。我把我外公塑造成了一个单位退休的有品味的人。现在想想,可笑️又虚荣。其实我外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这个农民,却是我爱的人,我怀念的人。
外公外婆所在的那个地方应该属于乡。在乡镇的中心有个好听的名字,——永生桥。我外公经常一个人跑到永生桥买好吃的。每次他出门,我们都好期待他的回来。他有时会买点肉回来打牙祭,有时是小零食。外公和外婆一人一个睡觉的房间。房子没扩建时,外公就住楼下的屋子,外婆住楼上。我去外公外婆家,就和外婆一起睡。上二楼是一架以前的木梯子,上楼下楼吱吱嘎嘎的。楼上的地板也是以前的木板,一点点声音,楼上楼下都听得一清二楚。上床下床晚上起夜尿尿,没有不知道动静的。估计在床上翻身,楼下也心里明了。
外公睡觉的屋光线不好,白天进去也要开灯。但外公的屋子却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因为屋里的柜子里总有吃不完的零食。我们常常悄悄去屋里摸零食吃。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没现在这么好,也没现在的零食这么品种多样,但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外公的零食已经很美味了。别看外公比我们大那么多,却是个十足的老小孩,总喜欢在家里存零食,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好吃嘴。买得多的是那种芝麻干和各式小饼。当时确实选择有限。如果他现在还活着的话,一定会惊讶零食如此丰富。
更多的时候,外公喜欢自制小零食。夏天喜欢在灶上烧包谷,靠着灶上火的温度慢慢炙熟的包谷,焦黄焦黄的,不同于那种煮的包谷,虽没有了那种软糯,但却让人爱不释手。一口咬下去也行,这种烧包谷,更适合掰着一粒粒的品,脆脆的又不失玉米的本来味道。冬天喜欢在火坑里烧土豆、红苕。从火堆里掏出烧好的土豆、红苕,拿在手里,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慢慢地拨开皮,那个味道简直不要太香。特别是红苕,水嫩的红,清晰的纹路,撕开的皮,有的带着里头的肉,冒着油,热气腾腾,在冬天围着烧得旺旺的柴火,来上几个都不在话下。外公还喜欢在镇子上蒸麦粑,那个桐子叶垫着的麦粑,拿出来时还粘着米粒,散发着一股叶子的清香。现在外边推着卖的麦粑,怎么都找不到外公麦粑的味道。松软、麦子的醇香、桐子叶的叶子香,都只能在记忆中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