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常下班,为了去练科三。
下班路上和同事开心地聊天。我跟她说我现在驾照还没得,车已经先定了。她就笑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只欠这一张驾照了。要是东风不来……”
“东风不来,三月的花儿不开……”我张嘴就来。突然心里觉得“东风不来”,后面应该是有一句什么诗,特别熟悉的一种感觉。于是马上百度一查: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郑愁予)
我把诗句念出来,我们俩都很激动,感觉青春的那个年代又回来了。在青春时期遇到的这些美好诗句,当我们到中年时再读起,还是觉得十分美妙。小时候老师让我们背这些诗,大家背得不亦乐乎。现在虽然不太想得起了,但听到的时候都会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这就是刻进血脉的文化基因,滋养我们一代代人长大的精神力量。
果然人到中年是喜欢读诗的。二十来岁的年纪,喜欢诗,因为爱做梦。结婚以后忙于生活,刚成家立业,琐事繁多,生了小孩儿,工作也忙,没有心情静下心来读诗。感慨曾经那个热爱读诗的我去哪儿了呢?她被淹没在了凡尘世俗中,被丢失在了忙碌生活里。
突然,我们看到路上有警车和殡葬车,开过来看到满地的玉米,一个三轮货车被撞到路边,头在马路砍上,斗在马路砍下,歪扭地被一根电线杆拦着。一个人身上盖着白布躺着地上,满地都是血。
我和同事都想不明白,这个车祸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前面也没有看起来像出事故的车辆。我们俩也很伤感,看到满地的玉米,生活比较好的人,应该不会拉着满车的玉米满街跑。死者家属(可能是他的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从事故现场经过的车辆都不自觉地放慢了速度。生命如此脆弱,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只有当这样的现实血淋淋地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大家才会警醒。
我本来是想下个周就约考科三的,现在想想自己才练两三天车,还是再练练吧!驾车技术保障驾车安全,必须要练就过硬技术。
练车的时候我也跟教练讲了这起事故,教练说也有可能撞到的是行人。我请他好好教我,我不想当马路杀手。
练车的时候都有点儿慌,速度整体都压得比较慢,在坡上熄火几次。
愿逝者安息。为了你我他,开车一定要慢,小心驶得万年船,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