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回来收拾一下行李,发现自己买了好多东西,都有点用,但都不是必须买的。顺便简单复个盘,去日本计划要做的几件事:看美景(富士山、樱花),一帮人喝场清酒,一帮人体验一下茶道,品尝一下美食,完成女儿的代购清单。突然发现除购物远超了预期,其他各项强差人意,预计问一下其他伙伴,大部分应该也是如此,总结几点感想:
一、羊群效应
我们这次旅行就是按购物团的标准做的,每天大都在车上,便利店,药妆店,超市度过,从车上下来,一群人感觉就像放风一样,都去买点东西,回到车上自己没有买东西,总是觉得少点什么,这时团队里kOL(如导游、资深购物专家)再讲几句某产品好,内心刷卡的欲望立刻被点燃了,在机场,我们陷入了羊群效应,任由心中大象带我们狂奔,生怕遗漏了什么没买。最后10分钟买到了想买的东西,那一刻aha时刻产生了!
二、反复铭刻
来日本之前,我们已经对日本产品的品质认可,每天都去购物点,每天都被周围人反复说,最后如我这样的化妆品白痴都知道马油是什么了,最后忍不住买了几盒。离开日本,原本对购物无感的我,也好像有点乐趣了。
思考一下,我们在工作中如何达到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呢?怎么让知识付费的支出的达到购物的20%或者10%?怎么让心中的大象跟随骑士,发挥潜能。
每天辛勤工作的日本老人
不买到心里难受,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买到某款面膜(比国内代购便宜20元),但是美景,美食离开日本就可能遥遥无期了,这时我们心中的骑士不见了。想想看蛮有意思的
人一旦竭尽全力就会找到乐趣,即便购个物亦如是。哪些是我们应该全力以赴的目标,抑或如何激发我们的乐趣,这些都可以深度思考一下。
富士山山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