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2019.10.22,读完了本年度的第9本书《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是一位小伙伴给我推荐的,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老师武志红,听说过这位老师很久了,这是第一次读到他的书,里面讲了很多的案例,也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大的一点,也是和题目非常契合的,身体知道答案!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找畇琋做的人类图解析,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出厂说明书,人类图的作用就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天赋才华所在,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当你困惑、迷茫的时候,不防来看看这张图,回到最初的自己,很多事情也就释然了。
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直觉很准的人,读了这本书后,我更加肯定了这一点,况且人类图也提示,我就是一个直觉准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事情,遇到问题,都习惯用头脑来思考,其实,我们都忽略了我们最敏感、也是最接近内心的一个器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为什么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感觉心里不舒服?为什么接触或者见到一些人时你会觉得亲切或者想要远离?为什么明明天气很热,你却可以觉得很冷?…… 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在给我们提示,也许你正在做的这件事并不是你内心真正想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静下心来,往深处走,看看真正的内心是什么样子,如果它能说话,你觉得它想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气场,你所聚集的能量被别人感知后,对方也会对这个能量做出本能的反应;身体是心灵的镜子,身体的反应是最真实、最接近内心的。
“癌细胞或是被压抑的情绪”书里提到了这个观点,换做从前的我,会认为这个不太可信,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深知如何准确确诊这类疾病,癌细胞是情绪的产物,这样类似的说法,也听过很多次,这一次,我没有立即做出反对的意见,从某种意义来说,它还是有道理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生病也一样,当情绪长期持续被压抑或不被接受,表面上是被压制住了,其实它只是被压制到潜意识里去了,不让它宣泄出来,那么它就会通过其他的方式,通过身体来表达。其实这样类似的例子我们也见过不少,只是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都知道心身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心身,即心灵和身体,要做到内外一致,所想和所表达一致,身体和心灵和谐了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早就发现自己是一个直觉很准的人,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做了自己不想/不喜欢的事,谈到这儿,我想起了书中的一个案例,老师的一次培训课期间,帮助大家逐渐建立认识自己内在的意识,学员们在一起吃住,一天早上大家去食堂吃早饭,学员A拿到了篮子里最后一个鸡蛋,学员B来晚了一步,看到没有鸡蛋了,非常的失望,学员A及时观察到了B的失望,A是一个习惯自我我牺牲的人,第一时间就产生了把自己的鸡蛋让给B的想法,在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了任何一个细节要向下看,都可以看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学员们也养成了体察每一个细节的意识,所以,A没有立即做出让出鸡蛋的反应,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她发现自己并不情愿让出鸡蛋,但是也没有再深入的向内观察,于是,在内心与理智之间做了一个权衡,和室友分享了鸡蛋,一人一半。在课上,老师让大家做分享,A便把这个故事拿来分享,当老师让她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再仔细回忆、感受一次当时的经历,向心灵深处探索,仔细聆听“我也想吃这个鸡蛋”这个微弱的声音,并体会当时的感受,这样做了之后,她瞬间泪奔。原来,A有一个弟弟,从小父母就要求A要让着弟弟,她为了让父母满意,也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认可,一直都委屈自己忍让弟弟。所以,也印证了老师的一个观点“当下的关系模式是童年的关系模式的再现”。正因为童年的这些经历,在潜意识中,已经深深埋下了“忍让”的种子,在这样的类似场景下,就会不自觉的做出和以前一样的举动。其实,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也许分享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在旁观者看来的“合适”,不一定是“我”想要的结果,不然怎么会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呢。
所以,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我以前也是一个不习惯表达自己的人,很多的意愿、想法都只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口,我的人类图中,喉咙中心是被定义的,提示我的表达能力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我却没有把这个技能运用好,在畇琋的引导下,我逐渐看清了自己的真我,“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现在,我也开始学着回到自己,顺应自己,遵从自己,聆听自己,让自己也越来越身、心健康!
朋友们遇到烦心事也喜欢跑来找我聊一聊,因为都觉得跟我聊了后,会有一种轻松感,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也是我的一种能力,不是安慰,而是冥冥中的一种“指引”,所以,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烦恼,欢迎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