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爱因斯坦、海伦·凯勒……”是世界公认的牛人。在我们班里,也有一位牛人,她的“牛”不仅在她的成绩上,更在她的时间管理方面。
“出成绩了!”“出成绩了?”“真的?”同学们堆在一块,互相讨论着。她却静静的坐在座位上描写字帖。班长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两张纸,眼尖的同学大喊起来“成绩单!快看!”刚刚还围坐一圈的同学们,像猎食的野兽一样向班长奔去,教室里竟是“让我看看”的嘶吼声,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看都不看一眼,对这类事似乎早已免疫了。班长尖叫着大喊:“不是成绩单,回去!”被班长震慑住的同学们,像受惊的老鼠四处逃窜。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将成绩单贴在墙上。她又名列前茅,我也有些困惑。到底“为什么呢?”
英语老师让她每周发笔记,可一发就是八九张,就如群蚁排衙,每周都必须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单独“对付”这堆笔记。星期一时,同学们也纷纷向她“投诉,”她只是笑笑,回答到“没办法。”
语文老师每周会布置摘抄的作业,一周四个片段,一篇美文,四个片段周五收。许多同学一听周五收,往往在周五中午时才匆匆忙忙奋笔疾书,可她每次交作业时都从容不迫。一次,我问她“你写完美文了没?”她说:“写完了。”“可不是周六日的作业?”“没必要,周一到周五,把一篇作文分成一天一篇,五天就写完了,用不着堆一块写。”我很是敬佩。
长期相处,细细留意她,会发现她的下课时间不是用来读书,写作业,就是用来抄笔记。我也明白了,天才是在长期的积累中成长的,对时间的把握和自身的努力,是成为天才的关键。
她不是别人,她就是我们班的牛人“李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