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
读《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中第二课《随遇而安,不强求结果》中,对老子《道德经》中“和其光,同其尘”做了3种解读:
1、自然规律在于万事万物中,无论这个东西多么虚幻、细微,甚至人的梦境中也有自然规律存在。
2、有的人理解为隐藏光芒、混同于世俗。所以历史上不少能人异士放弃表现机会,退而为隐士,甚至混迹于市井之间,与普通人无异。这就像用紫檀木做猪栏,有点浪费材料。
3、依自己的努力和机缘,随遇而安,能上能下,能进能退,不强求结果。把任何境遇都看成一种正常状态,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状态。
细想想,哪种说法都有道理,就看你当下的状态、境遇,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
也会是那天在孙老师人偶课上,放哪张照片时,不同的人有不同内容的理解。
这里我想到一个心理学上的词----------“投射”
(问了一下度娘):投射是指,人类把自己心里的内容和感受,放到客观世界中。就如同投影仪一样,让一个事物拥有我心理的内容。
举例来说,一个人心中充满不安和焦虑,他就会把这些不安投射外界,认识世界是危机四伏的。这样的认知,会让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胡思乱想,充满焦虑,担心。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爱,他就会觉得自己生活爱中,处处充满阳光和温暖。
有个经典段子就是在说投射的故事:开夏利的老王被一辆大奔超车,大奔司机冲他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老王很愤怒踩足油门超过去。过一会又被大奔超车,同样被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老王很愤怒踩足油门超过去。过一会儿又被大奔超车,同样被喊“兄弟,开过大奔吗?”,话音未落大奔撞在路边。老王幸灾乐祸的走过去,那人爬出来奄奄一息的说:“兄弟,开过大奔吗?我就问一下,刹车怎么踩?”
老王在过去的经历中,可能没少被嘲讽,有不良的情绪体验。于是当他听到“开过大奔吗”,第一反应是对方在嘲讽他。
(以上摘抄)
我还想到心理学上一句话------“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我们的世界的是真实的吗?我们认为的也许只是我们认为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坚持学习,开拓眼界和心胸,时常觉察自己,包容和接纳,允许自己,让“经过”成为美好的经历,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