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女儿国,自童年时代观看了电视剧之后,就难以忘怀。那时候觉得,女儿国这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然而读了《醒世恒言》才知道并非如此,见十五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后来知道,先秦古籍《山海经》里,早就有了女儿国的记载,《海外西经》 中说,“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文出同源,中国古籍中女儿国的野史、故事比比皆是[1]。
无独有偶,希腊神话故事里,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中,也有一个女儿国,叫做“楞诺斯岛”[2]。只是这个女儿国,是因为岛上的女人气愤地把所有男人都杀死了,才只剩下了女人。
中西早期典籍和神话中,都有女儿国的故事,那么就应该受到人类学和历史学家的重视了,为什么在人类早期的记忆里,会有女儿国这种地方的存在?
有些人指出,女儿国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人类在某一段历史,或是一些部落中,存在着母系社会,就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社会。例如,存在于云南的摩梭人就是母系社会,实行的是走婚制。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由女性抚养儿童成人,男性只是在“花楼”一夜提供了一颗精子。因此,一男一女(或其他形式的固定婚配)并未形成固定的婚配制度,在外人看来,正好闯入了女性群体这一边,而没有看到男性的那一个群体,就以为这里是女儿国。
这种解释有些道理,但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神话的起源要么是某种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想像性表达,要么揭示了某种深层次的、隐藏于我们基因中的固有本性。我在《毁童年的童话故事》系列里分析了灰姑娘、圣乔治和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里的演化生物学本质。
那么,女儿国这样一个设置,是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层故事呢?
从胚胎学的角度看,人类胎儿在形成过程中,只有在受精卵分裂五个星期之后,才会出现性别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前五个星期里,所有性器官默认都是往女性方面发育。在第五周的时候,胎儿的发育才会遇到一个程序里的开关,去检测是否含有Y染色体,如果有则发育成男性,原本的子宫会发育成前列腺,原本的阴/蒂会发育成阳/茎。
而如果要是没有Y染色体,而是X染色体,那么胎儿就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往女性方向发育。很多新闻报道里,出现了假女人的例子,就是小孩子出生后,本来以为是女孩但成人后却变成了男孩,阴/蒂变成了阳/茎,这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变。
在受精后的第5 周,性别不明的人类胚胎形成了性腺始基,但它尚未分化,既可能形成睾丸,也可能形成卵巢。如果存在Y 染色体,性腺始基就会在第7 周形成睾丸;如果没有Y 染色体,到第13 周性腺才发育为卵巢。——戴蒙德《性趣探秘》第三章
我曾经设想,如果我们生物学发明了一种胚胎技术,将原本在怀孕五周时候性别分化延迟到,比如12岁以后,或者18岁以后,那么在孩子具备一定思想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就是搬动那个开关,选择Y变成男性,X变成女性。
当然这只是开一下脑洞而已。然而,这告诉我们,在胚胎学上,女儿国完全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女儿国中的女人她们会通过喝“子母河”的水,让自己卵子受精。当然,喝水只是个隐喻,毕竟肠胃会把“子母河”里含有配对信息的染色体杀死,可能的途径是“洗澡”。
东晋的郭璞在解释《山海经》中的女儿国时候,就说是“洗澡受孕”(洗澡,你懂得)。后来吴承恩则灵机一动,改成了“喝水受孕”(其实改的更愚蠢,只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已)。“洗澡受孕”的可能性比较大,考虑到以前人可都是盆浴的,使得受孕几率增加多倍。
且不详细讨论具体的受孕“渠道”,因为女儿国没有男性,也就不存在Y染色体,“子母河”的水自然也是从女性XX染色体“减数分裂”而来,所以两个X染色体结合后,也只能生出来女性。周而复始,子孙不绝。
那有没有一个男人国呢?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男人首先没有子宫,其次即便是有,那么男性XY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另一个也是X,或者Y,那么可能的结果就是XX,XY或者YY(貌似不可能存在)。如果是XX,那么这个群体里就有了女人,就不是男人国了,那么只能是XY才能保证男人国的纯粹性。但男人要是真有子宫能怀孕,那又不是男人了。
所以说,生物逻辑上,只可能有女儿国这种国度,不可能有男人国这种国度,而且女儿国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用内分泌学家阿尔弗雷德·约斯特(Alfred Jost)说道:“成为一个男性,那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危机四伏的历程;那是一次和女性化的遗传趋势的抗争。”[3]
再回到生物学研究里,雄性在提供了精子之后就另寻其他目标,由雌性独自抚养孩子的比比皆是。因此在观察一个动物群体里,很可能较多地存在女儿国这样的情况。
这或许是古人在观察生物圈所获得的一种认识,也可能在早期人类社会里,男人在“吃干抹净”之后,只留下女性照顾儿童。也有可能男性在外出打猎(战争或寻欢)过程中,一个村落里只剩下了女人和儿童的情况。
最后,既然女儿国可以不需要男性来繁衍后代,也就是说在生理机制上,无需设置快感这种刺激因素。那么,既然没有快感,女儿国国王为何还要强留唐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