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神学家尼布尔 1934年写下了一篇看成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过好我的每一天,
享受你所赐每一刻,
把困苦当成通往平安的道路,
像主耶稣那样,接受这罪恶的世界,
按其现实本相,而非如我所愿;
相信他会使一切变得美好,
只要我顺服他的旨意;
我可以在此生有合宜的欢乐,
并在永生里,与他永享至福。
阿门。
我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读到这篇祈祷文的上半部分,当时就觉得说的太棒了!我也要平静,勇气和智慧。
最近和朋友聊天会时常聊起基督教,佛教。我在思考信仰到底是什么,有信仰和无信仰的界限在哪里。一定是要选择相信才可以吗?只是学习教义不可以吗?
看起来“信”很关键,“信”是有信仰的最起码要求。
那么为什么不要有信仰呢?是因为有信仰的人都很怪?她们动不动就感谢主,感谢神,感谢佛菩萨?感谢真主?
我们对于学习到的一些好方法,人生的教诲会很相信,会努力实践,让自己变得更好。神的教诲让人有力量,让很多人变得更好,为什么远离神,而选择相信那些人生教诲呢?
是否选择相信神,可以减轻我们的焦虑,反正交托给了神,不管是哪个神,他会安排好……
又或者神是很好用的,祈祷然后有好运气,但这样信仰是否是基于功利之心……
困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