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跟孩子老师沟通时,老师问我知不知道孩子周末到学校的学习情况,我不明就里的以为这是表扬的前奏,颇带自豪的说“孩子说周末到学校学习效率更高,所以我们就支持他,把他送学校了。”老师问“他在学校都干点啥你们问过没有?”这时候我还是没有领会老师问话的深意,紧接着回答道:“我们相信他,知道他肯定是去学习的,所以没具体的问过啊。”
鉴于我们双方良好的互通关系,老师毫不客气的说到:“亲爱的,我知道你们家自由、民主,可现在真是到了关键时刻了,离着高考一百多天,哪个孩子不是铆足了百分的劲头往前冲,你们这时候还讲究民主自由可是不合时宜了啊。有些孩子来校不学习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咱孩子周末来校不但戴着耳机、看着手机,同时还围观另一个同学打游戏,你说赶巧撞我眼皮底下,我生气不?”“啊?啊?啊?”我听老师这么一说立马炸毛了,除了啊真不知道说啥好了。老师紧跟着提出建议“就这个事情,你们跟孩子可要好好谈谈,我们老师也会选择能触动他的机会往前推推他。”
放下电话,我脑子有点乱,上周课上李老师刚说了“谈”这个词理性太强、情感太弱,在交流中需要慎用。孩子被老师抓了现行肯定很敏感,估计我的老尾巴一翘翘,他心里明镜似得早就做好了防范,在一方不是很愿意听的时候,沟通的效果未必理想。我抱着这个烫手的山芋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倒来倒去,温度还是居高不下。最后下定决心,我把山芋完完整整的扔给了孩儿他爹,让他跟孩子谈谈。他接手了以后进行了诸多分析,总结起来一句话“相信孩子,沉住气”,就这样,山芋转辗反侧又回到了我的手里。
山芋还是那个山芋,在不同的人手里具有不同的温度,为什么呢?我端详着这个山芋,感受着他的温度,耳边有一串声音在回响“关键时刻……不合时宜……”恩,是的,我表面上看是不能接受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孩子还有如此不合时宜的行为,实际上是因为我把这个行为又跟一百多天以后的高考结果进行了错误的关联,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怕因此而影响到高考结果。
老公根据孩子的情况估算了一下,认为最坏的结果也并不坏,他接受了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我呢,只允许那个自己预设的结果发生,接受不了结果的不确定性。合理的想法是指能够接受结果的不确定性。因为我的想法不合理了,所以导致山芋的温度一直居高不下。
从上周一到今天,七天的时间我一直在进行山芋的降温工作,效果显著。本周末儿子因学校考研占用考场难得在家,我看着他周六下午在床上躺了一下午刷手机突然生发了许多温暖:孩子在学校压力那么大,如果在家里还不能好好的放松身心,需要时刻提防着家长,那家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孩子对我们不设防,也是对我们的信任,信任是基础,这是底线。一个行为只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偶发行为,没有普适性,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一切的因果、关联都是我无中生有想象出来的。不能让想象的东西破坏现实中信任的美好。
今天写下这么多,可以算是自我疗愈,也可以当做自我警醒吧。希望我可以在剩下一百五十天的日子里始终保持着这份觉察,做好最长情和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