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三姐的创业故事(一)
龙三姐在家排行老三,从小生活在农村,幼年家庭非常贫困。穷到什么程度?三姐回忆说,有一次家里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两眼冒金花。后来有一位远处行商的好心人发现了,送了一袋米,一家人才度过难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三姐很晓得人在难处的时候,助人给到别人的温暖。因此在发达后对自己的恩人百般照顾得很。至今一回到屋头,都去看望,帮到解决家里头的生活困难。这是后话。
龙三姐从小很喜欢车子,跟到父亲搞汽车维修。三姐很晓得吃苦,这一重庆女娃娃身上的特质在三姐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有一次,三姐为车子打磨喷漆,三姐个子不高爬到车高头,连续三天三夜没睡觉,最后实在困得遭不住了,直接困得从车高头滚下来。
有一年龙三姐想学开车,了解了一下市场行情,重庆要三千多,还要三个月,而海南快得多,也便宜得多。再三权衡后,三姐决定去海南学车。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三姐保持了吃苦耐劳的作风。海南天气很热。有时候为了训练,需要打竹杆芊。一车人都呆在车里吹空调,三姐一个人冲下车在热浪下打竹杆芊。三姐那时年龄小,长得又乖,大家很好奇,这个小女子真接地气,没有小姐脾气。
学车拿证结束,同学们要各奔东西了。临行前大家聚会。大家聊各自的打算。被问及此事,三姐说回重庆老家。立刻遭一位小哥哥断到,说“哪个走回头路嘛?”建议三姐在海南发展。三姐说自己人生地不熟,没有资本。这位小哥哥说包在他身上。结果没过两天,三姐收到一张50万元支票。
三姐骇到了,从没见到这么多钱。于是一个人揣到支票守到给他开支票的同学门口,同学一开门惊到,问:“你在做啥子?”三姐说:“你给我这么多钱做啥子?”同学说:“你莫要回老家,就在海南发展”。三姐说自己除了修车啥也不会。同学建议她就开个车辆修理厂。三姐想了想,说:“那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同学一听笑了,说“别人借钱只嫌钱少,你怎么倒嫌起钱多起来?”三姐由于从小苦日子挨过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特别精打细算,晓得如何节约成本。最终,三姐只接受了二十万元启动资金,开始在海南创业。
万事开头难。海南每年有季风。汽车维修厂为了节约开支,因陋就简,顶棚一般都是简易铁皮搭起来凑活。“有时候一觉起来,铁皮顶早不知道吹到哪里去了,不知道遭了好多回,”龙姐笑笑说。
龙姐的母亲很善良,从小就带着龙姐去邻近的佛堂寺庙进香拜佛。龙姐也跟到心存善念,笃信佛法。
有一次一件事很凑巧。头一天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一群人到修理厂说没吃饭。太忙了,三姐刚歇下来。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三姐立刻把备好的饭菜让给别人吃。
第二天龙姐出门办事,一位员工骑自行车载龙姐出门。图省事抄近路,结果迎头撞向迎面驶来的货车。令人惊讶的是,三姐竟然毫发无损。三姐说两件事有没有关联自己也不知道。或许平时自己乐于助人,关键时候有人帮也不一定。
在海南,由于三姐真诚善良很能吃苦,长得又乖巧,很讨人喜欢,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有些朋友在三姐的创业路上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间流逝,有些朋友家道中落。
在晓得这些情况后,三姐竭尽所能回馈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三姐离开海南回重庆发展,吧自己在海南一套当时价值九十万元的住房无偿赠予自己的贵人。
又过去十多年,这家人给三姐电话,说:“这套房子已经价值三百多万,想卖掉置换一套学区房孩子上学方便,可不可以?”三姐说“既然送给你们,怎么处理都是你们说了算。”三姐说这样做自己心头舒服。
还有一件事三姐最喜欢。爸老孩儿在世时,每年过年回家,三姐攒一沓新票子给爸老孩儿。老孩儿晒着太阳,一张一张数起,眉开眼笑,三姐跟到在一旁看着开心。老人有了钱舍不得花,数一数开心开心又放进储蓄所了,到老人离世时已经有三四十万了。三姐也不去管这笔钱怎么分了。钱给了就是给了,怎么花怎么分已经不关自己的事了。
那逼仄的乡间小道,是永远回不去的路了,但那是三姐人生的起点。困苦的人生如果不能把我们压垮,就一定可以令到我们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