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你懂的丨野鹤闲鸥《石门颂》

筑梦大学丨2019旷深书法高考招生了!

  汉代隶书尤以东汉最有特色,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其特点是用笔技巧更为丰富,点画俯仰呼应,笔势提按顿挫,笔划的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

  《石门颂》被称为汉隶中草隶的鼻祖。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是著名的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上,汉中太守王升撰文,记述汉顺帝初年,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石门颂》通高2.16米、宽2.05米、22行,每行30或31字,全文655字。1967年因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将石刻从崖壁凿出,1971年迁入汉中市博物馆。

  《石门颂》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用笔劲道沉着。字随石势,逸态横生。

  《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有人说它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审美判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从笔法上而言,它较早使用绞转笔法,整体气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这个审美追求今天依然是传统意义上书法艺术的审美主流。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与《郙阁颂》、《西狭颂》并称“汉三碑”。

筑梦大学丨2019旷深书法高考招生了!

旷深书法艺考微信公众号 

学书明理 儒雅一生

【旷深出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