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力赛跑
文/高平三中396班李若溪
星期三下午的第三节课是体育课。下二节课后,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早已在操场站好了队,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万事俱备,只等老师”了,同学们开启了唠嗑模式,有说有笑。自从初二以后,体育变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考试项目,我们的运动量随之加大,热身跑步有二圈变成了五圈,体育课后同学们连喊带爬,腿脚麻木的走上教学楼,所以同学们现在表面平静,实则内心波涛汹涌。
“赵老师来了,赵老师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立马站好了队伍活脱脱的像一只只被束缚的小鸟。赵老师直接进入主题,给我们讲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做高抬腿等热身活动,再分两组进行接力赛跑,输的那一对坐200个蹲起。)以往不同,我们不进行五圈热身跑步。
热身运动开始,每个人都快速摆动着自己的双臂,而王绍先和其他人不同,就仿佛一个老大爷大摇大摆的在菜市场买菜。搞得我和袁梦泽哈哈大笑,王绍先也意识到了自己动作的“特殊性”,不好意思的冲我们笑了笑。
按照老师所说的下一个任务就是进行接力赛跑了。男女生队分别报数,男女混搭,分成了两组。每个人都希望能遇到个好队友,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很庆幸的是我所在的那一队里有刘晏余、王翰林两名“大将”,我安心了一半,可是我们仍不能放松懈怠,他们队里有袁一鸣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这可不能轻敌,命运之神降临到哪一组头上,不到最后一刻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本次接力由刘利储做裁判,听到老师指示后,他屁颠屁颠地跑到操场另一端。规则是跑两个来回,得绕裁判半圈。两组队伍分别调配顺序,我们组两名大将一个垫底一个做先锋,这调配简直是“天衣无缝”,接力开始了,本组刘晏余开了个好头,她快如一道闪电,不愧为我班的“体育健将”,使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下一棒是杰哥(祁奥杰),这位小同志丝毫不逊于他们,接力棒一落在他的手上,他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射了出去,你可别看他身板小,喷发的力量无限大。为了不拖后腿,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的奋力奔跑使我们和敌方不相上下。你听啦啦队的声音也划破了天际,“祁奥杰加油!加油!”“再快一点,再快点。”以郑兆祥为代表在烈日的曝晒下,忍不住的为我组成员加油鼓劲,加油助威。场面陷入了僵局,此时的对手也没有认输的意思,毫不逊色,奋力奔跑,每个人都不想做那200个蹲起,为了自己,为了集体,奔跑到底。此时有一个人正默默的总结经验,蓄力待发。她就是陈思琪。随着时间的流逝,背后的所剩成员寥寥无几,接下来到我了,我撸起袖子左手接接力棒,冲啊冲啊,我使出了洪荒之力,生怕对手抢前一步,为了团体为了自己拼了,那喊声愈来愈高,我好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着我,给了我十足的信心,逐渐的超过对手,把接力棒接给下一个人。“崔奥然漏油,史乙宏加油!”郑兆祥不断的给前面同学加油,敌方队员都已在阴凉下休息,他仍然在烈日下为我们助威。豆大的汗水流过了他的脸颊,他全然不知,声音都喊哑了,只为给同学们自信和力量,他不愧于我们的小班。接力赛也渐渐进入了尾声,最后一位同学王翰林快如闪电,他是我们“全组人的希望”,他脸上流露必胜的决心,动作标准,肌肉紧绷,好似“小苏炳添”重现运动会,所有的同学都神经紧绷,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全都聚焦在王翰林一人身上。他与郜子瑜之间拉开距离,超过了郜子瑜,我组同学欢庆鼓舞,敌组同学愁眉苦脸接受惩罚,本次大赛以我们组的胜利而告终。
在此次接力赛跑中,我感受到了集体团结的力量,一个互帮互助团结的集体战胜了一个零散的集体!
【师评】一节平常的体育课,被小作者写得清晰完整、细腻生动、一波三折。可见,这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小姑娘。(点评教师:永刚)
2.班级新气象
文/高平三中396班李思语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校园的角角落落无处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连阳光都如此活力四射。这份美好我班也有一份,趁这大好时光独领“三新”。
新环境
“当——哐当!”,校园的后方阵地可谓是热闹非凡。“桌椅交响曲”响成哗啦一片。刚进校门三步并作两步飞奔教室,没来得及喘口气和老同学叙旧一番,“劳役”就从天而降,男生一桌子,女生两凳子,纷纷杂杂,熙熙攘攘地在楼道里负重前行,结果一会儿传来“唉哟”一声,一会儿某个角落里×××被挤成馅饼。上的上不去,下的下不来,“交通阻塞”分外严重。这么忙忙碌碌一上午,同学们终于得以消停,瘫坐在新凳子上甩手臂,欣赏被扛回来的新桌凳。不仅没有了涂鸦刻痕,还多加了个自动调高的新功能。再抬头看看粉刷过后焕然一新的墙壁,消去了昔日的“疤痕”,挺简洁美观的。黑板同志又回来了,还带上了窗帘小弟,我们既熟悉又新鲜。回想起校园外的标语牌,不得不感慨:校园对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多了一份亲切感,这些真得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新同学
老班的话如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教室轰开了锅,这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大家庭要来新成员来了,是一个神秘的转校生。可接连几天毫无动静,让我们的疑团越积越大,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一个早晨,教室里突然冒出一个其貌不扬的男生,中等个子,肤色较黑,身材很瘦。同学们对视一笑,“真神”终于露面了。在热烈掌声之中,他举起粉笔缓慢而认真地写下名字,大方地做自我介绍,于是我们便得知新成员李尚呈同学,而且他来自太原,想必肯定见多识广,有机会将好好请教。396班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自是一家人,不论新老成员,都应一视同仁,给予相等的温暖与关爱,相互学习,让每个人都可以“化鲲为鹏”!
新老师
开学第一天,课程表上出新名词:物理。早有耳闻,老班介绍说宋老师是一名称职的老教师,但身体十分瘦弱,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伴随着铃声响起,门口走进一位矮小的老师,稍作停留,宋老师果真如老班所说的“弱不禁风”,一张长方形脸上架着细边眼镜,朴素的衣着,和蔼中又透露着一丝严谨。第一堂课,宋老师就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不仅讲解什么是物理,还穿插了几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课末不忘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储存知识为国奉献。有时,宋老师还亲自拿着仪器让我们动手操作,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物理课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老师问:“一斤有多少个鸡蛋?”结果我把“斤”与“公斤”混为一谈,脱口而出“20个”,随即老师惊讶地说:“20个?你还把超市买赔了呢!”全班哄堂大笑。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心想:看来不管物理还是其他,都要和生活实际相关,下次不能再不过脑子了。
另一位侯老师,是代替英语老师而来的,令我十分好奇。老师先将两大摞作业运往办公室,就开始讲课,我本以为侯老师很严肃,没想到她课后还笑着询问同学们讲课快不快,及时提出来改进。另外,侯老师一口流利标准的英文令我大为敬佩,并且她知识面很广泛,笔记十分全面。
我班“三新”为我们注入了新活力,不管来源于校园的呵护还是老师的关注,都让我们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带上新理想,进行“化鲲为鹏”的蜕变吧!
【师评】文章紧紧围绕一个“新”字展开,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三个方面写了新学期的变化。重点突出,结构精致,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点评教师:小永刚)
3.《醉翁亭记》片段扩写
文/神农中学139 连锦彪
天边才刚刚露出点光彩,滁州的人就开始向着目的地出发了。背着东西的人唱起了山歌,好像忘记了背上的负担,前面的人听到歌声,不约而同地和了起来,他们一唱一和,心里都是美滋滋的。但是路很长老人和孩子又多,只能走一段然后找棵树靠着休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赶路,终于来到了琅琊山的酿泉。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便分散开来,有的欣赏美景,有的泉边钓鱼,泉水深深而鱼儿肥美,不久太阳升到了人们的正头顶。于是太守就命人准备午餐。很快美食不断地摆放在桌上,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琅琊山野味菜野。酒是用酿泉的甘甜的水酿造的,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透人心脾。菜呢?是他们就地采摘的,菜叶上的露水还晶莹透亮呢,別提多新鲜了,而这就是太守的待客之道。
【师评】文笔流畅自然,笔下的人物活动自由自在,读起来有股田间的清新之气。(点评教师:程玲燕)
4. 《醉翁亭记》片段扩写
文/ 神农中学 139班申梓钰
回环曲折的山路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滁州人。瞧,对面山头的一行人,负箧曳屣,虽双颊绯红,微露汗滴,但仍放声高歌,略无疲色;树下乘凉的赶路人,听到这充满力量,高亢嘹亮的歌声也会站起身来,撸起袖子擦擦汗,迫不及待地高声应和,和谐融洽;再看树旁的桥上,老人们迈着大步,走累了便相互搀扶,还不忘拉着孩儿稚嫩的小手,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温馨画面。山路纵横交错,但这络绎不绝的人流,似乎都在朝一个方向奔涌而去——醉翁亭。亭内的人身披绮绣,戴朱缨帽,腰白玉环,意气风发。他们时而坐在溪边安详垂钓,时而聚在一起品尝美酒;亭内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再看亭里美酒佳肴,野味野菜通通上了桌,而那太守坐在中间,享受着自己的宴会。
【点评】用《送东阳马生序》里的词句写滁人游、太守宴,竟毫无违和感,学以致用打通语言的任督二脉,这句话说得没错。(点评教师:程玲燕)
5.《醉翁亭记》片段扩写
文/神农中学139班 焦宇涵
山脚的太阳缓缓爬上山顶,阳光所到之处万物复苏,林间弥漫的雾气消散在空气中。这其中有一行人挑着担子走在林间的小路上,一路的山歌惊醒了还在沉睡中的牵牛花,花慢慢张开喇叭状散发出一阵清幽的香气,为树下休息的行人缓解了旅途疲劳。前方的壮丁呼喊着队伍末端的老人、小孩。闲聊的老人也只是匆匆应喝一句,小孩一路的新奇久久不能忘掉。
沿着这回环的山路,一行人终于赶到醉翁亭。泉水中的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泉底的卵石清晰可见。西岸早已有人在钓鱼,收获得盆满钵满。亭间一壶清冽的酒散发出香气,纯天然绿色野菜做成的各种佳肴陈列在酒瓶周围。饥肠辘辘的行人经过长途跋涉的艰辛,已被菜的香气勾得蠢蠢欲动,垂涎三尺。小孩也忘却了路途的辛苦停止打闹,安静地坐了下来。
【师评】能将第三段的滁人活动与第二段的景物自然而然融合在一起描写,可见作者真正理解了文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点评教师:程玲燕)
6. 乡间小路
文/神农中学139班 殷紫菱
在我家附近有一条陪伴我长大的小路。每到周末我都会去那儿散步,试图抓住童年的尾巴。
小路不宽,窄窄的,仅容两人通过。它不是胡同里的小巷,不是树木环绕的山路,而是一条较为平坦的、处在庄稼间的乡间小径。
清晨,阳光洒向大地,路旁碧绿色的草木沐浴着阳光,小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似宝石一般镶嵌在上面,风一吹,圆润的露珠滚来滚去可爱至极。草丛中间还有小花作为点缀,各种颜色应有尽有。看到这一幕,让我想到了儿时,只要看见发现美丽的花儿就会凑近,闭上眼睛,狠狠地闻一下,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令人陶醉。我原本想采几朵带回家好好欣赏,但理智的心控制住了我那罪恶的手。
再往前走,就会看到成片成片的田地。里面稻谷、玉米的波浪此起彼伏。谷子在太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金灿灿一片。抬头仰望天空,碧蓝的天空里白云慵懒地漂浮着。一阵凉风袭来,拂过我的脸颊,树叶纷纷落下。让我想到小时候,我总是喜欢站在树下,感受属于秋天的片片“雪”。随手捡起几片,仔细瞧瞧,再与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更漂亮,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吵起来呢!不过,小孩子总是不记仇的,不一会儿便会抓起树叶追逐打闹,一不小心就会跑进庄稼地里,自然免不了大人的一顿骂。
听长辈说,小时候我刚刚学会走路就一直往那条小路上跑,如果不让我去就会哭闹。奶奶说:“她上辈子肯定是活在这条小路上的一只虫。”这么说来,我与这条小路还真是有缘啊。
傍晚,小路成了最好的观景点,夕阳西下,天空中的晚霞为暮色中增添了一抹暖色。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我特别喜欢和朋友来这儿欣赏月亮,因为这儿空旷,全是田野,没有遮挡物,可以将天空看得一览无余。但由于这条小路太窄了,仰起头时,会重心不稳,一不小心就会踩空,然后就一下子坐在地上,朋友们笑得时候,自己也会跟着傻乐,正所谓痛并快乐着。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莫过于此。
在这条小路上,我回不到童年,却能找到童年的影子。
【师评】首先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其次所选景物极具美感,“露珠、野花、稻谷、玉米、秋叶、明月”具有乡村淳朴之美;第三,“她上辈子肯定是活在这条小路上的一只虫”,神来之笔。(点评教师:程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