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面试了三家公司。
第一家公司名叫法库。名字听起来就很专业。
一般的律所招聘律师助理都需要通过司法考试,或者法学法律的学生,
而这家公司,我提前就和她打过招呼,说我没有通过考试,如果他们对这方面要求不高的话,我再过去面试。
幸运的是,她们有的岗位确实不需要过司法考试。
当然,不包括律师助理。
谈了50分钟,告诉我三个岗位可以给我提供:市场推广,法务,律师助理。
到最后还是需要销售。
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销售是最多的岗位。
推销自己的产品是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就连律师行业也需要做推广,比如去医院蹲点。
我该如何选择?
第二个公司是小额贷款APP做推广。
就是在办公室里面打电话,性质相当于客服。
说好的是实习呢?
招聘上写的很好,底薪4000,见面就说3500。
一会又说还可以加。
一个比我还小的人资,对这家得印象一瞬间就降低了。
第三个公司是做按摩椅销售的,不过刚开始是轮岗学习。
有销售岗,管理岗,还有财务岗等等。
关键是这家公司有很详细的公司介绍。
我的问题也都能回答上来。
聊得也很愉快。
是一个在行业里算是初出茅庐的公司。
我觉得可以在这里面好好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找了两天的工作,
来来回回坐地铁,与各种面试官打交道,
最后面试就已经很淡定定了。
也不管要和我说些什么,总之我就是想到什么回答什么就好。
这么多公司,想想好像没有一家是皮包公司。
不过,有几家不是很正经的公司。
要想辨别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公司,
我觉得可以从他介绍自己公司的表述:
如果他能够很清楚的说出t他们的产品是什么,地址在哪,有什么优势,发展前景是什么,有多少员工等等细节问题,那么就是一家正规的公司。
如果你问什么,他总是用这不方便告知来回应你,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很低了。
找工作,并不全是他们看你的能力,还要记住你也要看看公司的发展,以及公司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
趁着坐地铁的空档,我打算看完《跃迁》这本书。
里面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努力还是变不成高手。
古典老师通过自身案例:父母是正直善良努力的人,以及像他们那样的非常勤劳善良的年轻人,即便在努力也达不到高手的级别。
谁都想成为在别人眼中称为高手的人,
如何做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哪种做法才能帮助我们去实现,为什么是这种方法。
古典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种方式:
家庭教育当然是一种路径,另一种路径则是理性的科学分析和自身感悟:通过观察社会真实一线高手的案例,加上科学的规律分析,个人也能找到这些高手背后的逻辑和思路。这本书的思维方式更是这样:以最近5年来学习的底层数学、进化论、系统科学的框架,配合身边高手的案例分析、结合生活的场景,把高手的心智和技术展现给你。
在空闲时间我想到以下观点:
记下困扰自己的问题
后找到解决方案
记下自己的选择和原因
观察实际的结果
然后记下心得
记住,没有完美的选择
选择之后就一直走到底
也不要后悔
要对自己的行为负
对于一个问题是通过不断经历,不断尝试,试错之后,才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的。
也有可能现在是对的,以后是错的。
我想,我们也只能离正确的答案更近一些,
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你是成长的,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