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丰富,每当给自己买个礼物,和朋友欢聚摆拍,给伴侣的surprise时,都会借上一句“生活需要仪式感”。
有一本书叫《生活需要仪式感》讲述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怀有敬畏心理。
无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你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让自己度过无趣的日子,有人的仪式感是有形可见的,而有时候它就在心里。
有人会说,仪式感在心里那谁还能看的到,谁还能感受到?答案是:自己。
看的到的仪式感带来物质的富足,精神的享受,满足了很多人的虚荣心和幸福感,但归根到底是内心真正的感受到满足,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感”比仪式重要,如果仪式不能有所感,仪式就仅仅是一个道具而已。
出门前给爱人一个亲吻,每周为自己做一桌丰盛的大餐,帮同事庆祝一次生日,陪父母参观一次升旗仪式,定期给朋友打个问候电话……生活中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渐渐忽视、淡忘了。
昨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同事说我和老公话越来越少了,孩子不在家,我下班回去看电视,他玩游戏,就这样。
他说:“明天要不要给你个惊喜~”
她说:“你别浪费我的钱了...”
同事劝说,你总拒绝,以后人家不买了,万一你那时候想要礼物了,又该说他不懂浪漫了。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需要偶尔带来点惊喜和礼物。
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买不来的时间、睡眠和幸福感等等,如果钱能发挥到极致让你感到有价值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更多的时候仪式感在两个人时体现的更明显,他买了她期待已久的小礼物,她为他做个顶配的三明治早餐,他为她做最爱吃的饭菜,她给他写下的小标语,两个人共同完成烛光晚餐。
生活的仪式感或大或小,感受的到就好,有时候一个人也可以。
是谁说要遇到更好的自己,是谁坚持着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梦想,那就需要承受的是带给自己的仪式感。
仪式感和矫情无关,它就像可乐里的冰块、牛排中的柠檬,它是一种生活态度。
今天就到这里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