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出一道题花了1小时,有些学生觉得值得,有些则认为浪费了

开学一阵子了,面对各类学科作业,有些学生快速的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着自己学习的动力,表现在作业上就是做得快,完成得质量高。而有些学生则明显力不从心,感觉各种疲惫,一天课上下来,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听得迷迷糊糊的,自然作业质量不如意了,一遍遍订正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作业晚交、拖延。

所以,时间对每位学生来说是非常紧张的,但也是最公平的,善于利用时间的学生,他们就能从堆积如山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而始终不会规划时间的学生就如同一盘散沙,做什么都急急忙忙的,力不从心。

1晚上花一小时解题,到底值得吗?

当然也会有学生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这件事,有一名学生告诉老师,晚上做练习题时,被一道难题卡壳了1个多小时,本来安排的学习任务都没法完成了,可惜得是最后这道题并没有解出来,还是第二天问了其他同学才恍然大悟。那到底花费1小时的时间来解一道难题,对学生来说是值得还是浪费呢?

2学生之间不同观点,各有各的说法

一些学生认为不应该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解答一道题,因为放学回家的时间很紧张,每一分钟都要用在关键点上,毕竟难题是少数的,自己应该花时间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才对,保证计划的如期执行!也有一些学生看法不同,认为这是解题该有的执着精神,而且通过自己努力解答出来的题目,会特别有成就感。

3老师的观点

众说纷纭,也各有各的观点。那老师的答案是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素质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应该对这类题目的解题设置一个时间,如果解不出来就放弃,把时间分配在复习巩固,扎实基础的部分上。

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不影响整体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去挑战这类难题。但无论结果如何,有没有解出来这道题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提升了自己的专注度,是否发现了自己具体知识薄弱的环节等等。

4对自己越清晰认知,自己才能改变学习现状,提升学习水平

所以,解题这件事本身没有对错,前提都在于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到底自己学习水平如何,成绩到底如何,自己要清清楚楚。其实,在初高中阶段,很多中游水平学生对自己的真实学习能力并不了解,而是很笼统的下了个定义,比如自己数学不好,语文作文不好等等。这并不是真实的了解自己的水平。

同学们可以拿出一张纸,自己在纸上画两列,一列写上自己优势的地方,一列写自己学习不足的地方,只要和学习有关的内容即可,不仅限于学科。

比如自己上课经常走神,就是不足的地方,而自己能做好课前预习,就是优势的地方,每一条都写出来,自己最后就能总结出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会发现问题,针对问题逐一改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