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奶奶生活在黔西南的大山深处,是一个苦命的人,早年丧父,没有上过学,由母亲含辛茹苦养大。成年以后,迫于生计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汉,有了一个儿子,阿丙。在阿丙五岁的时候,父亲上山砍柴,不小心掉下山崖,死了。从此,只剩下四喜奶奶与阿丙相依为命。
四喜奶奶与阿丙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是只要阿丙想要的东西,四喜奶奶都会想办法去满足他。阿丙看到其他邻居过年都会有新衣服并和自己炫耀,心里难受也吵着要,四喜奶奶平时一针一线都不舍得花,看阿丙如此的想要,东拼西凑并加工了几个晚上,给阿丙赶制了一件新衣服。递给阿丙的时候,阿丙高兴得像燕子一样飞了起来,看着阿丙如此高兴,她也露出了慈爱的笑容。她常对邻居们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是她的心肝,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她懂那种感受,她应该更加的疼爱阿丙,弥补没有父爱的空缺。
阿丙很顽皮,经常到邻居家的菜园里捣乱,把人家的蔬菜连根拔起,丢在一旁。然后邻居们纷纷找上门来,责怪数落阿丙没有教养,缺乏管束。四喜奶奶总是很诚恳的向邻居们道歉,说自己对阿丙管教不严,是她的过错,看在阿丙还不懂事的份上,原谅阿丙,损失了的菜会照样赔给她们,邻居们也不再多说什么,纷纷离去。
邻居们走后,四喜奶奶一把走上前去抱住阿丙,哭着对阿丙说"我苦命的儿啊,你懂事点儿吧,你爹走得早,没有给过你关爱,我这个做母亲的对你管教不严,尽让你给邻居们惹祸,我愧对列祖列宗啊",听了四喜奶奶的这番话,阿丙内疚的哭了起来。从那以后,阿丙似乎开始懂事了,极少给四喜奶奶惹过祸。
阿丙到了上学的年龄,虽然家中清贫,米都揭不开锅了,但四喜奶奶仍旧砸锅卖铁或是向亲朋好友借钱送阿丙去读书,她说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再有什么不同,不希望阿丙和她一样没文化,要让阿丙有同龄人一样的生活。就这样,在她的坚持下,即使家里一贫如洗,阿丙还是上学了。
那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所学校,由于太穷,地方偏僻,学校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王老师和一位来支教的年轻女老师,在王老师和年轻女老师的刻苦努力之下,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们井然有序的学习着知识,阿丙也在这里顺利初中毕业了。但因贫困地区教学很难跟得上发达的地区,阿丙没能考上高中,因此求学这条路算是到了尽头,阿丙也感到一丝轻松,母亲终于不用因为他上学而低三下四的向亲朋好友四处借钱了。
阿丙毕业后的最初两年是和四喜奶奶在家度过的。四喜奶奶认为阿丙还小,不应该那么早的进去社会,去闯荡,去经历风雨,便把阿丙留在身边与她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刚开始的时候,阿丙还是挺乐意的,每天起得很早,先挑着木桶去一里多外的溪里去挑水,回来后拿着锄头就往地里赶,四喜奶奶做好早饭便在村口吆喝阿丙回来吃饭,但凡有荤菜四喜奶奶总留着给阿丙吃,阿丙不肯吃,要她吃,两人相互推诿,最后一人一半这才停止。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阿丙又去地里干活了。时间久了阿丙开始厌倦起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毕竟是年轻人,血气方刚,总喜欢到外面去闯一闯。就这样,阿丙对四喜奶奶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出去看看,挣一些钱好给家里修个新房子。四喜奶奶没有同意,阿丙又劝说说他想挣钱了修个房子,这样才好娶一个媳妇,让她抱上孙子,四喜奶奶看看家里的情况,也觉得破旧的房子应该修修了,儿子长大了,娶媳妇得有一间像样的房子。于是便答应了阿丙,让他出去闯一闯。在阿丙离行前的几天,四喜奶奶把能带上的或者路上有用的都给阿丙带上了,还从一个放得满是灰尘的木匣子里拿出了这么些年的所有积蓄让阿丙带上,万一遇到什么事情,也好应个急。儿行千里母担忧,到了阿丙离开大山的日子,四喜奶奶一路牵着阿丙的手,一路嘱咐着出门在外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送儿千里终须一别,阿丙叮嘱四喜奶奶不要送了,他会照顾好自己,同时希望四喜奶奶照顾好她自己,就这样阿丙转身离去了,潸然泪下,再没回头看,四喜奶奶望着阿丙远行的背影,泪眼婆娑。
初到大城市的阿丙什么都感觉新鲜,在繁华的都市迷了眼。却不知,骗子很多。一个穿着朴素,留着胡子的人接近了阿丙,和阿丙套近乎,问阿丙是哪里的人,然后骗子也随着话奉承阿丙,说是他老乡,钱被偷了,没钱回家,希望能让阿丙借点钱给他,阿丙朴实善良,看他是同乡,二话没说,就把四喜奶奶给他的钱给了所谓的老乡。等阿丙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阿丙没有把这些事情写信回去告诉四喜奶奶,怕她担心。没吃没喝在外漂泊了些日子,面试了很多地方,由于文化不够都淘汰了。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阿丙在工地上谋了个差事,虽然又苦又累,但是阿丙很认真,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工地的老总很欣赏他。说等阿丙干久了,逐渐给阿丙加工资。
阿丙这一干就是几年,虽然工资在涨,也常常给四喜奶奶寄新衣服和一些她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回去,但是四喜奶奶并不开心,因为最想要见的是人,却没有回来。
四喜奶奶吃饭前总会多摆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然后坐在大门的青石台阶上,望着远方。夕阳照着她的背影,是那样的孤独。
当过年的时候,别人家都是张灯结彩,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年,一起吃年夜饭。只有四喜奶奶这些年都是一个人过年,她每年都照旧弄好年夜饭,照旧放上两个碗,两双筷子,然后出门去,先是眺望远方,然后再坐在石阶上,眼睛炯炯有神的注视着村口的方向,眼里充满了渴望。村口人来人往,而她期盼的人却始终没有来。天黑了,她也累了,饿了,一个人匆匆的吃了几口冰冷的年夜饭,便上床躺着了,思念之情使四喜奶奶久久不能入睡。人终究会乏,四喜奶奶这才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她的儿子。梦见了阿丙在外的生活,吃得不好,穿得不暖,她摸着阿丙的脸,告诉他,她想他了,让他快点回来,就算没有钱,她养活他,房子的事情她来解决,阿丙没有听,他不希望她再那么辛苦了,于是努力挣脱了她的手,奔向远方,埋没在人山人海之中,四喜奶奶泪流满面,呼唤着她的儿子。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各家的鞭炮响起来了,四喜奶奶被新年的鞭炮声唤醒。四喜奶奶哭了起来,心里想着大过年的,阿丙在外面过得好吗?吃得好吗?穿得好吗?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呢?知道我在想他吗?而阿丙此刻在远方在寒风中望着家乡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不是阿丙不想回家,阿丙也期望能和四喜奶奶回家团圆,可是就他那个文化水平,能够找到这个工作,同时又得到老总的赏识,他十分珍惜。老总命阿丙在过年期间好生监督工作进度,阿丙不敢懈怠。同时在过年这个月会得到比平时劳动多一倍的钱,老板也会发过年红包,可以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阿丙就能早点存够钱,早点回家,早点陪她。可是所以的期望并不是都会如愿以偿。钱快够了,梦却破了。
开春后不久,四喜奶奶中风了,被邻居发现,送进了医院,邻居给阿丙打电话告诉他,他母亲中风了,怕是不行了,阿丙丢下手中的活,眼泪哗哗直流,直奔火车站,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一下火车,便直往医院奔,看着他命运多舛的母亲,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他一跪地,一声声"妈,妈……”的叫着,四喜奶奶眼泪浸湿了双眼,儿子终于算是回来了,她嘴角在艰辛的动着,好像要说些什么,阿丙把头探过去,四喜奶奶慢慢吞吞的对阿丙说:“儿啊,我多么希望你不出去挣钱,那我们就不用尝尽分离之痛,思念之苦,我真的好想你,下辈子,我只要…你待在…我身边”。就这样四喜奶奶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回音在阿丙的耳畔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