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总是动听的
谁都不喜欢麻烦,谁都想一帆风顺,谁都想每天遇到的都是贵人。
就像歌里唱的
感觉快乐就忙东忙西 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 自己做决定
不想拥有太多情绪 一杯红酒配电影
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 舒服窝在沙发里
可,毕竟,我们每天过的,是生活,谁又不曾磕磕绊绊。
总要走一些陌生的路,遇到一些陌生的人,听一些陌生的故事,和一些美丽的意外。
在坚持习惯的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故事,也发生多很多意外。
无关学习,无关学校,仅仅是生活。
“你能不能告诉我应该坚持什么”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无法描述我的吃惊,但转念,又似乎有些理解。
不管我是否相信,我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而且很认真。
因为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过着怎么样的日子,没有走过他走的路,没有看过他看过的风景,我没有理由去嘲笑他连这个问题都问得出来。
我知道,如果换做我是他,或许会更不堪。
让我很感动的一点是,他没有盲目,没有效仿,没有跟着别人跑,即使我把群里所有的习惯一一说给他听,让他参考,他回答我的,还是不知道。
我知道他已经在开始在思考,有自己的原则,不想随随便便就开始一件事。
我说,没事,既然找出了问题,就不怕没有答案,时间会告诉你一切,不用着急,我可以等你,等你想到的那一天,想好的那一天。只要是你想好了的,真心想坚持的。
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任何一件事,既然开始了,就要有个对得起它的结局。
“诱惑这么多 怎么可能坚持的下来”
我又何尝没有这样想过呢。
手机那么好玩,夜深人静的时候终于可以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了,某天,你却告诉我要早睡,怎么可能。
生活再不堪,只要闭上眼躺在床上,什么烦恼什么大事,那都不是事,某天,你却告诉我要早起,怎么可能。
是啊,诱惑这么多,怎么可能坚持的下来,怎么会早起,会早睡。
可现在,写到这里我居然笑了,是在笑自己,仿佛看到自己拍着自己的脸说,你可真逗。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都一样,都一样曾经的某天遇到过一个名叫诱惑的人,都一样在曾经或者未来的某天与它背道而驰,只是每个人的 “某天” 虽然看起来一模一样,但真的很不一样。
我觉得我都可以把曾经那么依赖的 “诱惑” 变成路人甲,你又何尝不可以。
还没有开始做一件事,就给自己判了死刑,我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
一直相信,困难的事只是需要的时间更久一点而已
“ 不要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也有人对我说,他很想有一件能坚持做下去的事情,也经历了三分钟热度,头脑发热,热情高涨的日子,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说他很支持我,觉得这是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说,谢谢你,谁没失败过呢,没关系,我们可以再一起试试。
可他拒绝了,理由是,我累了,感觉自己老了,没有那种年轻的去拼去闯的劲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我说不出话了,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知道要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是简简单单几句 “该起床了” 就可以的,也不是你去噼里啪啦扇他几个巴掌他就能醒的,但我还是想说,只要自己愿意醒来,身边到处都是可以陪你奔跑的人,只要愿意开始,多久都不算晚。
因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老太太满脸的笑容唱着夕阳红,跳着广场舞。
同样,也每天都可以看到年纪轻轻的人没日没夜地红着眼眶熬着夜在游戏的世界中,又或者每日每夜地在床上度过。
其实这些都没有正不正确,只是我觉得人只要活着,都应该知道任何时候自己都有可以选择优秀的权力。
“ 习惯不能总依赖着别人啊 ”
有人说,这样的方式不好,他觉得这样养成的习惯是建立在一群人互相督促的环境下的,久而久之,那这份习惯就会依赖于他人。
对于这个观点,我听到的时候,也很赞同的,觉得好像是这样的道理。
但我后来想想还是觉得不对,比较疑惑的是,以我和周围人的经历来看,好像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又去看了看小波老师之前要我去卡习惯的原理的东西,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如果了解习惯的原理的话,就应该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提示、行为、和奖励。
比如每天中午到了一定的时间你就会吃午饭。这也是一个习惯。确切地说是一个大脑不用思考的习惯。
中午固定的时间—提示
吃饭—行为
填饱肚子—奖励
奖励又分为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
如果一个惯常行为没有奖励,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执行。刚开始可能外部奖励更有效,但一定要转变为内部奖励。
很多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很久,却无法养成习惯,就是因为没有把「坚持」变成享受。 --SeabornLee
吃饭这件事情的奖励就属于外在奖励了,至于内在的奖励我觉得就是让身体变得更好,从而健康地生存吧。
再回到一群人督促坚持习惯这件事上来看,比如我每天写作,对我来说提示就是早上起床和晚上上床,行为就是写作,外在的奖励就是得到群里大家的赞赏和支持,内在的奖励就是自己每天都会进步一点点,成就感和满足感。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了那个群,提示在,行为在,奖励也在,为什么会依赖于别人呢,因为我确定以及肯定这个因素完全没有 存在于习惯的三个部分中。
我想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把外部的奖励已经转变成内部的奖励了吧。
感兴趣的话,请看一位牛人的真实感悟 《你不是意志力差,只是不懂习惯的力量》 《培养习惯,我有三条心得》 或许可以解决你很多困扰。
“ 我最近有点忙,过段时间吧”
也有人告诉我,所他很想很想和我们一起坚持,我也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期待,但故事的结果却是这样一句话—等我这段时间忙完了,就和你们一起开始哈。
开始的时候我会说些什么,但慢慢地我总会笑笑说,好的,随时欢迎。
因为我也是从那里走过来的,以前总喜欢忙完一些自己以为可以很快忙完的事,全心全意地开始投入到另一件事情。
以前想坚持跑步的时候,都会选择从下周一开始,然而当我有次就从当天开始的时候,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痛苦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比从下周一开始的时候多坚持了上周的那几天。
回想上周,除了每天的习惯增加到要早起、做早餐、分享歌、读书、写总结、写作外,还要监督打卡群、给没有打卡的发消息、打电话、还要上班完成每天的工作,我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到极限了,熬了两个通宵,任务列表还是有那么多事没有完成。
可最终,我还是活的好好的,还是没有间断每天的习惯。
后来我才明白了,很多事,只是自己在找理由罢了,都是在骗自己,我完全可以立刻马上就开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时间这东西,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
所以我还是想对这些朋友说,不管你有多忙,其实你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忙,这一辈子人都是忙不完的,既然选择了,就立刻开始吧,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嗨,朋友,其实你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累。
我在这里,等彩虹也等你
到今天,两周前的疑惑和纠结已经彻彻底底释怀了。
记得那晚立明前辈告诉我说......
很多人会不理解再正常不过了。
很多类似于像一些公益的事情应该是从身边一点一点去影响的,然后再通过身边的人更大范围的一点一点去影响的(类似于仝老师对传销一词的解释)
传销背后的原理是文化模因的复制,而世俗文化背后其实也是,唯一的区别就是哪个是可持续的。就像病毒也能自我复制,但杀死了人它就灭绝了,这种复制是不可持续的。
就拿学习来说吧,如果周围人都不怎么努力,成绩都一般般,而你却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学习,这时大家必定都会不理解,觉得这个人是不是被洗脑了,这么用功是为了什么?
但是当他们某天看了些书或者讲座,学到了一些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后,心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慢慢开始理解你了。
所以说和同频的人走在一起是多么重要。
但是,当你作出一些成就之后就不会有人说了,因为你现在跟他们一样,他们觉得你可能也没有什么值的认可的。
当你有天在某方面特别有成就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你的时候,这时候你再说一些东西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这就是现在的这个社会而已,厉害才有人认可。
让自己变优秀,再一点一点影响别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世上的一切都借是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
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
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影响力》赠言
又想起一首歌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到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我是半生不熟 喜欢照自己的怪念头行事
喜欢一切意外 想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若哪天有幸相遇 请别诧异 其实我并不是个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