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羽心理
我们和人有很多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下属关系、邻里关系、社区关系、群体成员关系等。
与别人产生关系,是因为我们有需求。我们希望我们是有归属的,因为我们会加入一个群体或者结为伴侣;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因此我们在付出的时候会和对方保持联系,因为我们多少期待着别人的回报;我们还希望未来是可以把控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跟一群人或者不是独自的时候至少要更安全。
需求是否被满足,会影响我们跟他人的关系,也许是制约也可能是促成。我们跟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我们的行为也势必会影响这其他人,并随之产生愧疚不安或心安理得的情绪。
当我们的行为对关系造成伤害时,我们会体验到愧疚不安的感觉;当我们的行为对关系有利时,我们会比较心安。而这种对关系有害或者有利时产生的愧疚不安或者心安理得的感觉我们称之为个人良知。
个人良知和善恶对错并不等同,他本身并非一项道德规范的要求。它只是我们在衡量我们在关系中所处的状态的一个基本反映。
当我们的归属感遭到威胁时,我们会有愧疚感,觉得我们好像被群体排除在外,而当我们的归属感得到满足时,我们会觉得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我们也会心安。
当我们的付出和收获不受平衡时,我们会有愧疚感,会觉得我们好像受了别人的恩惠或者欠了别人的,而当付出和收获平衡时,我们会心满意足。
当我们违反了社会规则或者违背了群体的准则时,我们会感到孤立并觉得自己偏离了正途,而当我们为社会或者群体尽职尽责时,我们会表现得问心无愧。
但需要时有冲突,因此我们也会在其中体验到良知的冲突。
群体会对归属设下条件,当我们归属的需求产生时,良知也会在此时发生作用。且我们往往会出于生存的需要和群体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像是孩子,他们会适应他们所在的群体,无论家庭怎么教育他们,无论家庭是否忽视他们,无论家庭的信仰是什么,也不管家庭做了什么事情,他都会出于生存的目的而接受和体验在其中。而其中的良知并不能使他们脱离对群体的盲目迷信和顺从。
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IS恐怖势力群体来说,即便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是一个禁忌,但出于良知,他们不会背离IS群体本身,而是会是维护和遵从IS群体的条件,甚至群体本身就充满了对群体的认同和迷信。所以让群体有恐袭计划时,我们会盲从而不会觉得他们做的不对。
所以良知本身并不会超脱于群体的盲从和迷信,反而会对其拥护和维护。因此,个人或者对于你们的孩子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群体就变得很重要。因为群体的良知会把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渐渐变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群体很大程度上认同和遵循着从群体中看到学到的东西。
如何能够破除良知的作用,认清是非清白就变得很重要。这种是非清白并不是指群体的是非清白,而你自己个人的是非清白。
举个例子,你自己对一朵花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你的妈妈告诉你说的这朵花“好美”。如此,当你明白你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依从内心行事,你的内心会有依仗,你对群体的依赖和群体对你的束缚就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