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

      前院的四爷爷老了,老了,就是死了。农村人忌讳,“死”这个字,一般轻易不能说。四爷爷享年七十五,在这个社会,算不得高寿。但在大家看来,无疾而终,算得上是喜丧。

      其实也算不得无疾而终,四爷爷耳聋,没牙,住过院,动过手术,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让他走路抬不起脚,发出一种“戳戳戳”的声音。只是相比那些老年痴呆,瘫痪在床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四爷爷比他们强的太多太多。

      四爷爷是在晚上老的,事实上是晚上还是凌晨,没人说得清。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气息。人都说四爷爷走的安详,双手枕在脑后,一只腿蜷着,另一只腿伸着,和睡着没什么两样。

        四爷爷走的突然,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村里时日无多的老人不少,掰着手指头从左手数到右手,从右手数到左手,也轮不到四爷爷,可偏偏就是四爷爷。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胡说,可是说的人信誓旦旦,听的人还是半信半疑,要亲自看看。

        四爷爷老了,没用半个小时,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不用一个小时,附近两个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没谁专门去传消息,但是人见面都在说,仿佛四爷爷的死是天大的事。

        四爷爷算不得大人物,早年间在学校里教书,家里孩子多,教书挣不出粮食糊口。四爷爷叹了口气,放下课本,认了个师父,走街串巷的唱起了山东渔鼓。

        在渔鼓和简板(两种乐器)声里,四爷爷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艺人。唱渔鼓书不挣钱,一瓢地瓜干,几根玉米,两三张煎饼,就算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也能酣畅淋漓的听一场。但农村人朴实,不愿空手。四爷爷唱一场,能得半袋粮食。

        比教书来得好,这是四奶奶的说的。四爷爷嗯一声,只是烧火的时候因为看书,几次把锅烧糊。四爷爷上过师范,教过书,是了不得的文化人。农村人多半不识字,但是敬重识文断字的。

      丧礼,是村里人最大的事。丧礼上,最重要的是领丧人(带领孝子贤孙磕头行礼,一切丧事礼仪)。怎么算,领丧人非四爷爷莫属,认字,忠厚。老人去世,头一个请的客就得是四爷爷。长子要带上烟酒糖茶亲自到四爷爷家里,恭恭敬敬地叩上三个响头。这是礼数,四爷爷要受着。三个响头下地,四爷爷就算是家里着火,他也得去领丧,这也是礼数。

      于是乎,在“孝子孝眷,谢***村(庄),***风尘仆,礼当一叩”的喊声里,四爷爷不知道送走了多少人。寒来暑往,四爷爷也走了,也要人来送他的走后一程。

        四爷爷走了,关于四爷爷去世前的种种举动,现在回想起来都带有了神秘的色彩。只是那时的人们,谁会读得懂这种暗示,谁又会把一个老头子放在心上?

        “他,他总是去坟上哭。”这话是四爷爷的老嫂子,大奶奶说的。坟,是四爷爷老伴的坟。这话是对四爷爷的大孙子曾小乙说的,说的时候大奶奶眼眶红着,枯瘦的手指扯着曾小乙的衣袖,“我说他,你别总去,不好。他不听。”

        大奶奶抹了抹眼泪,拐杖戳了戳地,接着说:“他说,昨下午天黑麻麻的时候躺在沙发上,他看见你奶奶了。你奶奶问他吃饭了吗,没吃的话跟她走吧,别在这添乱。”

      “你说,你说——哎——他,他,这——哎!”大奶奶说的事曾小乙不知道,但是昨天晚上他送来的饭,却是一口也没动。

      “谁说不是呐——”二爷爷说话总是那么有特点。先是头一偏,发出“啧”的一声,紧接着晃下脑袋才开口,然后尾音拉长向上挑。

        “他这几天总是说心里急得慌。我说,‘老哥,你急么?一天不都是喝喝茶,拉拉呱嘛。’这几天晚上,他光——”这个“光”二爷爷又用上了他的特点。

        “光给我晚上打电话。打电话做啥?他说,‘唉!你来,恁二叔你来,咱老兄弟拉拉。’光讲以前的事呢,谁谁死了,啥时候死的,光算计这个。你说说,这个,咱要是知道——哎——”

        二爷爷有个“万知灵”的外号,俗称“长舌妇”,讲话会吹,消息灵通,爱搬弄,喜欢听“气儿”(打探消息)。搁以前,当个说书先生就是在天津卫码头也立得住脚。

        二爷爷讲的很生动,曾小乙甚至能够想象出爷爷的神态和语气。但是曾小乙现在心里乱的很,四爷爷五儿一女,但是现在五个儿子都没在家。眼下只有曾小乙、曾小乙的姑姑、大伯母和大伯母家的姐姐和弟弟。

        姑姑哭的不省事,大伯母只站着,不说话,一会就找不见人。弟弟还小,只剩下曾小乙和他姐姐。四爷爷还躺在卧室里,没人拿的出章程,定的出主意。等,只有等,等四爷爷的儿子们回来。家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谁来嘴里都是“啧啧啧,你说说,你说说,哎!”然后掀开四爷爷的被子看一眼,再说一声“我的娘呦!”曾小乙乱的很,但是他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不能谁来都掀开被子看一眼四爷爷。但是做些什么呢?

        “英儿,英儿。”英儿,是姑姑的小名,“你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哭。以后几天有你哭的,到时候不哭都不行。吭,听婶子的话,起来。小乙,给你姑倒碗水。”

      “就这样吗?”堂家大伯,“儿呢?都来了吗?”

        “打电话了,路上呢。”二爷爷看了看表,“得三点多到。”

        “得买身衣裳穿上吧,也不能就这样躺着。”堂家大伯说的是寿衣。

        “哼——”二爷爷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声,“儿让等着。这衣裳,是谁都能买的吗?儿没来,怎样办,谁敢说,谁敢动?”

        堂家大伯眨了眨眼,不说话,坐到了门口。

        曾小乙从来没觉得时间会过得如此慢,慢到让曾小乙怀疑是不是钟表坏了。过了好久,久到曾小乙对时间已经没了概念,父亲、二伯、三伯、五叔终于赶来了。但是最重要的大伯还远在大连,半夜才能到。但是不管怎样,家里有男人了。

        曾小乙回家了,他并不想听一群人如何讨论四爷爷的后事。即使四爷爷躺在灵床上,曾小乙依旧不觉得死和四爷爷有什么关系。仿佛四爷爷依旧会坐在家门口等他回来,依旧会一天给他打三个电话,内容依旧是千篇一律的问他吃饭了吗,或者更多的时候电话接通了,话也不说,然后挂掉。

        大伯是长子,他不来,许多事情依旧只能等。凌晨两点,他听到了父亲开门的声音。曾小乙几乎一夜没睡,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明天开始到后天结束,为期两天的葬礼是不平静。或者说表面平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四爷爷一辈子是体面人,葬礼自然是要体面。但是能不能体面的起来,曾小乙说了不算,父亲说了不算,大伯说了也不算。尽管四爷爷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别忘了,中国人的天性是爱看热闹的,尤其这个热闹是笑话。其中最数兄弟阋墙,打得头破血流。

        第二天一早,火化,迎回骨灰,装殓,阖棺,守灵,随着长柄唢呐的呜呜声,小锣的哐哐声,丧礼开始。曾小乙回家拿东西,转弯时,不小心听到了一段对话。

        胡同里,老张和堂家二叔在锯哀杖。所谓哀杖乃是锯成小腿长,手腕粗的木棍,整个葬礼期间由四爷爷的儿子、女儿和儿媳拄着。因为哀杖较短,所以只能弯着腰走动。祖宗的智慧就在这里,哀杖并没有固定的规格。若是谁家儿女媳妇不孝,老人去世后就故意把他的哀杖做的又短又粗,让他吃吃苦头。

      “二哥,锯短一些。”老张说的小声。

      “这样长不行吗?”

      “短些,短些。”曾小乙知道其中的道道,这是故意的,叫使坏。老张说的声音小,但周围都是人,自然有耳尖的。曾小乙的西邻居就是那个耳尖的。

      “可别在那里丧良心!”西邻居说话了,“人家闺女儿的哪有不孝顺的?恁要是这样喽,全村的人都骂你们。”

        老张没说话,堂家二叔也没吱声,曾小乙咳了一声走了过去。回到灵堂上,十一根哀杖整齐的摆在那里,甚至比平常的要长出一点。

        晚上大奠,是一场葬礼中的重中之重,许多热闹也是在大奠之上发生的。

        大奠的时候,唢呐、竽、鼓锣各种响器还有现代化乐器一齐奏响,唱戏唱歌的,跳舞扮丑的,插科打诨的,应有尽有,俗称“玩鼓头”,灵棚就堪比小型舞台。除固定曲目外,只要孝眷掏钱,可以另外再点。这时候,是展现一个响器班能耐的时候。

        灵棚之中,坐满了四爷爷的外甥、侄子、外甥女婿、侄女婿以及曾小乙唯一的姑父,四爷爷的女婿。当然还少不了“听气儿”的二爷爷。

        这些人聚在一起,叫做“捂殿”。女婿是客,而且是贵客。今晚除了捂殿之外,女婿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上礼,就是掏钱。孝顺不孝顺,体面不体面,硬气不硬气,全在这上礼上。今晚上,十个人有十一个人盯着曾小乙姑父的礼。除曾小乙姑父外,捂殿的其他人也是要上礼的,不过他们就是陪衬了,算不得主角。曾小乙姑父不知道,早在捂殿开始前,众人就拿他做了一个赌局。

        “你说,闺女婿上多少?”老李问。

        “凡最低不少这个。”老张伸出两个手指头,代表两千。

        “我觉得这个数。”老李伸出五个手指头,“他大姑父挺有钱。”

        “哈!”二爷爷伸了伸头,“可别在这里胡闹了!不准,不准!三千,到顶了!”

        众人围一块喝茶,像是等待开奖,嘴上不说,心里嘀咕。茶叶都换了三回,曾小乙姑父还没有上礼的意思。有人忍不住了,悄悄溜出去,找四哥。四哥,是这次的领丧人。

        “恁大姑父。”四哥从人群里挤过来,趴在曾小乙姑父的耳边,“你看,爷们儿们坐这有时间了,咱上礼吧?”四哥一开口,众人都眼珠子都转了过来。

        “这才几点,等会。”

        “咳咳,也倒是不急。那就在等一霎。”

      晃晃悠悠又是两壶茶的功夫,四哥又过来。

      “恁大姑父,你看唱的差不多了。有的客家远,还等着回去,你这——”

      “行,咱别叫人家等急了。”

        “是尼,是尼。”曾小乙姑父把手伸怀里,掏出了一叠钱。吐了口吐沫在手上,唰唰地点了起来。当钱掏出来的那一瞬间,有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喏,四哥你点点,八千。”是的,不是两千,不是五千,三千也不封顶,整整八千块!

        “嗯——这才胡来,不能不能,还用点么。”四哥脸色暗了下去,一帮子人热闹没看成,自己吃了个瘪。曾小乙姑父是故意的,都是人精堆里打滚的,谁不知道谁心里的弯弯绕绕。

        第二天下午出殡,四爷爷这一辈子尘埃落定。但是四爷爷的后事,远没有画上句号。除去孝服,摘掉孝帽,照例要招待五服亲眷吃一顿酒席。除了门上还贴着挽联之外,人们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悲伤,包括四爷爷的儿女们。席间的谈话,自然免不了关于丧事的话题。曾小乙也在,不过还没有他讲话的份。

          “咱这个丧事算是办的最好的。”曾小乙的姑姑开口,“也没打仗,也没吵嘴,算是平平稳稳的。恁打听打听,哪有这么平稳的。咱爹一辈子好面,喜欢热闹,没给他丢人。”

        “可不,咱兄弟姊妹的多,但是谁也没有闹事的,都安安稳稳的。”讲话的是大伯。丧事平稳体面,儿女们高兴,但是对于那些看热闹的人确是不然。

        “你寻思寻思,咱爹一辈子要面儿。往后谁家发送老的,不得先提起咱来。”曾小乙父亲接过话把儿。

        堂家二姑夫喝的有点醉。

        “谁说呐。”堂家二姑夫嘎了一口酒,“都寻思得出事。”

        “咳!”旁边堂家二叔咳了一声。

        “都寻思着出事?”三伯看着堂家二姑夫,重复了一遍他的话,“这个‘都’是净谁呀?都寻思出事,都寻思出什么事?”

        堂家二姑夫端着酒杯,嘴啜喏着不说话。一向会说话的二爷爷也不吱声,翘着二郎腿吸烟。大伯歪着头,二伯不说话,曾小乙父亲只管夹菜,五叔擦了擦嘴,谁都不出声,饭桌一下子变的沉默。姑姑给曾小乙夹菜。

      “这——这——”堂家二姑夫没说出个名堂。

      “这个都寻思出事儿——”“事儿”这个词,三伯拖长了音向上一挑,故意又问了一遍。

      “不是都寻思这十事儿九不全吗。”堂家二叔终于憋了一句话。。

      “对对对! 十事儿九不全,十事儿九不全么。”

      “哎,大哥也是好意。”这时候,曾小乙姑姑说话了。

      “好意,好意。”堂家二姑夫脸色通红,喝酒喝得,也许不是,“还能寻思出什么事?”

        都舒了一口气,都笑了,饭桌又热闹了起来。

        曾小乙放下筷子,走了出去。看着门上的挽联,白纸黑字,四爷爷最后的体面到底是给谁的?他突然想起来鲁迅说的话,人类的悲伤并不是相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都关注下我的简书号 1 腊月初七的天很沉,很厚。 冷冷的风呼地一声刮过去,雪粒跟着就沙沙地落下来。 风是刀,雪...
    景泽看天下阅读 329评论 0 0
  • 【二奶奶的葬礼】11三间漏雨房 二奶奶目送着儿子走进了中学,看着儿子越走越远,突然觉得儿子大了,要住校了,可以独立...
    六月的自留地阅读 447评论 0 1
  • 父亲的二哥,我的二伯父永远的离开了,常年酗酒导致的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享年52岁。 父辈兄弟姊妹四人,姑姑排行老大...
    沈还乡阅读 1,151评论 2 7
  • 当东方的天空渐渐发白,当树上的夏蝉又开始激昂鸣叫,当厨房传来锅碗瓢盆油烟火炉交杂的声响,新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天朗...
    好报非非阅读 841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520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