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0年。
晋国上卿赵盾,因为看到楚国逐渐强盛,就想要结好秦国,共同对抗楚国。
赵穿献计说:“秦国有个附属之国叫崇国,依附秦国很长时间了,如果我们派一支军队进犯崇国,秦国必然来救,然后再与秦国讲和,这样,我们就占据主动了!”
注:【崇国:商纣王时崇侯虎的封地。故址在今陕西鄂邑区东。】
赵盾听从了他的建议。就请示晋灵公,派出兵车三百乘,任命赵穿为将,侵犯崇国。
赵朔说:“秦、晋两国的仇恨已经很深了,又发兵侵犯他的属国,秦国必然更加愤怒,怎么肯与我们议和?”
赵盾说:“我已经答应他出兵了!”
赵朔回头又跟韩厥说了这件事,韩厥微微冷笑,附耳对赵朔说:“尊公(赵盾)这么做,就是想要树立赵穿的威望,而稳固赵氏的宗族,不仅仅是与秦国和好(欲树穿以固赵宗,非为和秦也)!”
赵朔嘿然而退。
注:1.【赵盾:即赵宣子,赢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晋文公流亡时追随之功臣赵衰之子,晋文公女儿赵姬的继子。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2.【赵穿:赢姓,赵氏,名穿。赵盾堂弟,晋襄公女婿,是个养尊处优,骄奢蛮横的驸马爷,曾封于邯郸,称邯郸君。】
3.【赵朔:赢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史称‘赵庄子’。赵盾之子,赵衰之孙。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夫谥+姓。】
4.【韩厥:姬姓,韩氏,名厥,亦称韩献子。韩简之孙。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列为八卿之一。】
秦国得到晋军侵犯崇国的消息,竟然不出兵相救,而是派兵直接攻打晋国,围困焦地。
注:【焦地:今河南三门峡市】
赵穿撤兵,回来救援焦地,秦国军队才撤退。
赵穿从此开始执掌兵权(自此始与兵政)。
臾骈病卒,赵穿就代替了他的位置,任命为上军佐(上军副帅,八卿中位居第二)。
这时晋灵公已经长大了,二十岁了,荒淫暴虐,厚敛于民,广兴土木,好为游戏。
晋灵公宠任一位大夫,名屠岸贾(gu),乃屠击之子,屠岸夷之孙。
注:1.【晋灵公:姬姓,名夷皋,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7年在位。晋灵公幼年继位,时年才七岁。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
2.【屠岸夷:春秋时期晋国武士。本为晋大夫东关五门客,晋献公死后与里克、丕郑父等人共杀卓子而迎立公子夷吾为君,即晋惠公。此后晋惠公家臣郤芮前往游说屠岸夷,屠岸夷因而将丕郑父等人谋立公子重耳之事出首,晋惠公因而诛丕郑父等人。此后秦、晋战于龙门山,屠岸夷与秦将白乙丙肉搏,二人皆力尽而昏绝,秦穆公遂擒屠岸夷,并下令将其处斩。
晋惠公认为他有功,就追加屠岸夷为上大夫,并令他的儿子屠击承袭大夫官职。】
屠岸贾善于阿谀奉承,所以晋灵公对他是言听计从(阿谀取悦,言无不纳),命令屠岸贾在绛州(晋国都城)城内建造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只有桃花最盛,春天开放,烂如锦绣,名曰桃园。园中筑起三层高台,中间建起一座绛霄楼,画栋雕梁,丹楹刻桷,四围朱栏曲槛,凭栏四望,市井俱在目前,晋灵公览而乐之,不时登临,或张弓弹鸟,与屠岸贾赌赛饮酒取乐。
注:【丹楹刻桷(jue):红漆的柱子,雕刻的椽子。桷,方形的椽子。圆者为椽,方者为桷。】
一日,召优人(唱戏的艺人)呈百戏于台上,园外百姓聚观,晋灵公对屠岸贾说:“弹弓射鸟怎能比得上射人(弹鸟何如弹人)?咱俩比试一下,用弹弓射中下面观众眼睛的为胜,射中肩膀、臀部的不算数,射不中的用大杯罚酒。”
晋灵公用弹弓射向右边的人群,屠岸贾射向左边,台上高叫一声:“看弹!”弓如满月,弹似流星,人丛中一人弹去了半只耳朵,一个弹中了左胛,吓得众百姓乱惊乱逃,乱嚷乱挤,齐声叫道:“弹又来了!”
晋灵公大怒,索性教左右会放弹的,一齐都放,那弹丸如雨点一般飞去,百姓躲避不迭,也有破头的,伤额的,弹出眼乌珠的,打落门牙的,啼哭号呼之声,耳不忍闻,又有唤爹的,叫娘的,抱头鼠窜的,推挤跌倒的,仓忙奔避之状,目不忍见。
晋灵公在台望见,投弓于地,呵呵大笑,对屠岸贾说:“我这几天登上高台游玩,没有比今天更快乐的了!”
从此以后,百姓只要看望台上有人,就不敢在桃园前行走了。
市井之中作了一首童谣道(为之谚云):“莫看台,飞丸来,出门笑且忻(xin欢欣),归家哭且哀。”
这时又有京城的人送来一条猛犬,名叫灵獒,身高三尺,色如红炭,能解人意,左右有人经过,晋灵公就发出指令,让灵獒噬咬他,灵獒能站立起来,撕咬人的额头,不咬死不罢休(起立啮其颡(sang),不死不已)。
有一个奴才专门饲养这条狗,每天需要喂它好几斤羊肉,这条狗也听从饲养员的指令。就给这个人起名叫獒奴,让他享受中大夫的待遇。(把养狗的人都提干了)
晋灵公就取消了在朝堂办公的业务,群臣有事情想要请示的,都来到内寝汇报,每当上朝或出游时,就让獒奴用细绳牵着狗跟在后面,大家看见这条狗都非常害怕。
这一时期,原本依附晋国的诸侯国都已经不再追随晋国了,曾经的霸主之威渐渐消散(其时列国离心),国内也是万民嗟怨。
赵盾等群臣也屡屡进谏,劝晋灵公礼贤远佞(ning),勤政亲民,晋灵公如瑱充耳,全然不听,反倒有猜疑嫉妒之意。
注:【瑱:tian,玉制的耳塞】
忽然有一天,晋灵公开完朝会,诸大夫都散去了,只有赵盾与士会还在内寝门口,商议国家之事,互相怨叹。
只见有两个内侍抬着一只竹笼,从内房出来(自闺而出)。
赵盾远远看见,就说:“宫中怎么会有竹笼往外运出?这其中必有缘故。”
远远地就招呼那两个人:“你们过来!”
内侍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赵盾问道:“竹笼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内侍回答说:“您是相国,想看就自己来看,我们不敢说。”
赵盾心中更加疑惑,邀请士会一同上前查看,只见竹笼中有一只人手露了出来,二人拉住竹笼细看,乃是支解过的一个死人。赵盾大惊,问这是怎么回事,死人从哪里来的,内侍还是不肯说。
赵盾说:“你如果再不说,我就先把你杀了!”
内侍这才告诉赵盾:“这个人是个厨师,主公让他煮熊蹯(fan兽类的脚掌),着急下酒,催促几次,厨师只得献上,主公尝了一口,嫌这熊掌还未熟,就用铜斗把他打死了,然后又砍成数段,命令我俩把尸体抛弃到野外,并限定时间回去报告,回去晚了就要获罪了!”
赵盾就放走了内侍,依旧扛抬而去。
赵盾对士会说:“主上无道,草菅(jian)人命。国家危亡,只在旦夕。我与你一同前去苦谏一番,如何?”
士会说:“我二人如果劝谏而不从,把我们俩给杀了,那就更不会再有人劝谏了。我先进去劝谏,如果不听,你再进去劝劝。”
这时晋灵公还在中堂,士会直接进入,晋灵公看见他来了,知道他是来劝谏的,就先开口说(乃迎而谓曰):“大夫你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错了,马上改正(大夫勿言,寡人已知过矣,今当改之)。”
士会稽首(磕头)回答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社稷之福也,臣等不胜欣幸!”说完就退出去了,把这些话讲述给赵盾,赵盾说:“主公如果真能悔过,迟早会有政策要施行的。”
注:【稽首:qi shou,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在古代皇宫中,大臣见到帝王时必须行稽首之礼,以示尊敬。】
至次日,晋灵公免朝,命驾车往桃园游玩。
赵盾说:“主公还是这样游玩,怎么像一个改悔的人?我今天不得不劝说一下了!”
于是就先来到桃园门外,等候晋灵公到来,上前参拜,晋灵公惊讶地说:“我没有召你,你怎么来这里了?”
赵盾稽首再拜,口称:“死罪!微臣有言启奏,望主公宽容采纳。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夫宫室嬖幸,田猎游乐,一身之乐止此矣,未有以杀人为乐者,今主公纵犬噬人,放弹打人,又以小过支解膳夫,此有道之君所不为也,而主公为之。人命至重,滥杀如此,百姓内叛,诸侯外离,桀、纣灭亡之祸,将及君身。臣今日不言,更无人言矣,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无隐,乞主公回辇入朝,改革前非,毋荒游,毋嗜杀,使晋国危而复安,臣虽死不恨。”
晋灵公非常惭愧,用衣袖遮盖着脸说:“你先退下吧,我知道错了。就让我今天游玩最后一天吧,下次听你的话就是了。”
赵盾用身体挡住园林的大门(身蔽园门),不放晋灵公进去。
屠岸贾在旁边说:“相国进谏,虽是好意,但是车驾既然都已经来到这里了,怎么好空跑一趟,这不是让人耻笑吗?相国暂且请便,如果您有政事,等主公明日早朝,在朝堂上商议,如何?”
晋灵公接口说:“明日早朝,再召你商议!”
赵盾不得已,将身闪开,放晋灵公进入园中,瞪着眼睛对屠岸贾说:“亡国败家,都是你们这帮人惹的祸。”
心中恨恨不已。
这是公元前607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