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以是顾然、顾睿(英文缩写都是Gr)的妈妈而自豪。因为在我眼中我的孩子聪明、漂亮、体贴……最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我,我在他们眼里是最有价值的存在。不管多么烦劳,只要看到他们俩,我感受到的是幸福和知足。曾经我也一度认为孩子也爱我,也喜欢我给他们的爱,或者他们根本离不开我。
但是今晚,我的感觉好像是错了。我彻底崩溃了。起因是在一起聊天最后我的一句闲话,我问老大顾然:
我:你嫌弃妈妈吗?
顾然:…………
我:怎么不说话?你嫌弃妈妈吗?
顾然:…………
我:你的意思是妈妈不够好,你嫌弃妈妈了是吗?
顾然:……我不知道。
老大平时不爱好表达,即使我理解,但是,他长久的思索不语深深打击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不喜欢我,嫌弃我,嫌弃我是他妈妈!!即使我对不起全人类,我对不起全社会,我自认为我没有对不起我的两个孩子!是我做错了?我哪里做错了?即使我不懂得如何教育,但是我是重视教育的。我深刻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这十几年来,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挖空心思的引导他阶段性地学习各种特长班:钢琴、播音主持、书法、画画、空手道等。目前为止除却各种原因,坚持下来的只有钢琴(即使不是太喜欢)刚开始学习的空手道(自己很喜欢)。给他学习过这么多,只是为了让他稍大一些的时候能自己有个选择,或者他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有压力或者不开心,都可以通过自己所学自己能排解掉烦恼,而不是忍受或者无能为力。我从没有强迫他上补习班,我想,现在的教育模式和我小时候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几十年来没有多少进步。最需要因材施教的孩子们被一条条流水线打造的厌恶做作业我也是能理解的。所以不论是假期或者是周末,六年来我从没有因为想要个好分数而给他报名补习班。从未动过一次念头。我认为单单是分数不会代表孩子们的未来,习惯最重要。专注、坚韧、整洁、主动、好奇心、团结等等才是小学期间最需要加强引导的。本来我们的祖辈们都是靠农业劳动中磨练了这种气质,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脱离了体力劳动工作的繁重,这些好习惯又都是可以从各种爱好兴趣班学习到的,何乐而不为?何必因小失大那么注重成绩单?还有一点,如果是自己要学的,和逼迫孩子学习的结果是天壤之别。所以,我做的事情是让孩子能尽早的能理解生活的本来的面貌,但是唯独学习和工作是能让我们修炼人生的唯一途径。可是现在看来,我的所有付出和努力全都被视为负担和枷锁,儿子不喜欢我了!甚至已经厌烦我了!
一想到孩子们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会嫌弃我!我的这个心脏啊……千万般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也才哪里到哪里?现在孩子只是12周岁而已。如果等我60岁呢?80岁呢?他们又会如何看待我?到时候是不是更能感觉到我的挫败?真的,从未有过的溃败感深深刺痛了我……心痛的不能自已!
我不知道怎么会到了如此的地步!我可以没有朋友,可以没有原生家庭的理解,可以婚姻不幸福,也可以全世界怀疑我,但是唯独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们嫌弃我!人生失败,还能至此吗?难过依然会难过。但是,我不能让其再如此发展下去了!!!
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对孩子教育上的的坏习惯:
1.脾气暴躁,经常性的发飙。对孩子的伤害自己却不能感受,只是想到了我是用我的方式对你好!不自知方式对孩子们的伤害。尤其是听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值得深思后改正。(正向表现是,不发脾气,万一想发火的时候先让自己深呼吸,到别的地方安静2分钟。充分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2.我不会做饭,打心眼里不愿意学。没有满足家人的胃口。(正向做法,只要我在家,都让孩子们能吃到我做的饭菜。不爱好不好吃没有成就感是因为做饭太少,经验不足。)
3.要求孩子太严格,很长时间来我都把他当做大人般的要求,比方说让他知道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主动做事做人,时刻保持好奇心,一切都标注了要求,越是要求反而越把孩子推远了。(正向做法是:遵从孩子的天性,我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节奏,保持好学心很重要。)
4.我对我自己宽松对待的时候孩子们放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自己的自律性不强。(正向表现: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时候自己已经做到了。)
假设,等我80岁的时候,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回想起自己40岁时应该走什么样子的路?我会感谢今天的自己,感谢我能及时醒悟,感谢自己及时悬崖勒马,为的是不让80岁的自己后悔和懊恼。80岁之前的40年就是现在,改变,此刻就是最好的时候!
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