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作家、文艺评论家张弓先生作小文解析周樣,在他看来,周樣的笔墨被赋予了灵性,他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是一个书法艺术的修行者,对晋唐风骨的苦苦追寻,就是他对自己传承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思考与总结。
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桂林的山水,广西才显得更有灵性;因为是桂林人,所以周樣有了桂林人的灵性。周樣的笔墨也被赋予了灵性。其实周樣玩的不仅仅是笔墨,作为大学教授,他有义务宣传桂林,赞美家乡,也有义务将家乡的山山水水推荐给世人,于是就有了他的“家、山、水系列”、“历代诗词”等系列书法作品的问世。同时问世的还有他的“六诀歌”,当然,“六诀歌”不止是总结中国传统书法之路,更是对他书艺历程的一种自我剖析方式。
统观周樣的“家、山、水系列”等书法作品,第一感觉:用墨、用纸极为讲究,第二感觉:传统功底深厚;第三:气盛字正。
研读周樣的大量书法作品,看得出来,学书法不止为了成为一个著名书法家,书法家的成功与否也不止是为了让自己的表象浮于尘世,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书法,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晋唐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至今无法跨越的一个高峰。其高雅的艺术格调,如同千年才能塑就的贵族血统,使无数膜拜者久伏于地而不得其精髓。为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领导要选择这个在中国书坛知名度并不高,似乎在硬笔书法领域更有所造诣的书家开设书法艺术专修班?学院领导给出的理由是:周樣传统书法功底深厚,书法作品传统气息浓郁。
在我看来,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这正是中国书法之正气所在。之所以有正气,周樣才有底气担当继承与发扬中国书法的重任。
多次交流,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周樣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从其“走向晋唐”书法展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书法艺术的修行者,数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现象的探索与思考,对晋唐风骨的苦苦追寻,就是他对自己传承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思考与总结。
周樣五岁临帖学书,师从著名书法家帅立志、王春新诸名家,数十年来视传统为圭臬而临池不辍,勤于独立思考,在寂寂苦境中細心体会和掌握古人书法的精要,以求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他的书法以帖学为宗,继承传统,不断从古人经典法帖中汲取营养,书法端正、清秀飘逸。周樣楷书取法二王,精糅褚、颜、柳、赵等古代大家的技巧特点,点画之间入法而又不泥古,用笔端稳儒雅,娴熟而灵动;行草上溯“二王”,下追明清文人大家书体之清和之美。行草书既有二王和颜体之影子,同时又有古代其他大师的风采,笔墨腴润,点画精到,结体紧密。转折之处,有鹤膝之高古,收笔之处,有凤尾之优雅。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清和中流露出明清大家的潇洒意趣,具有书法形式美、传统文化蕴萃和久赏弥新的书香味。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鳞”相赠,实不为过。
周樣书法作品虽然在用墨上变化不是很大,与其他书家作品一起陈置于宽广的展厅虽然不是那么的醒目,更谈不上视觉的冲击或感观上的震憾。走近细观,却如在喧嚣集市中的抚琴老翁,一边在轻松自得中低吟浅唱,一边在浅酌慢饮中轻弹快放。至于内容布白,作品形式更有新意。加上极品松烟,精致宣纸,书家深厚的传统功力透出纸背,浓郁的书卷之气溢于纸外。
纵观桂林历史,绿水青山,秀甲天下;青山秀水,蕴含灵性。当代桂林人文荟萃,历史有文化浸润,山水融文人才情。此情此景,须当常抒。研墨怀古补青史,试笔讴歌写华章,看古今名家,数风流人物,今世谁堪当此任?首推周樣。
欢迎您关注“周样书法艺术”。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