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一第八节,学校都要召开全体教师的会议。
这是一次会上领导们的重要讲话内容:
初三一模全区排第多少名,已触到学校要求的最底线,要争第几望第几名。成绩是学校生命线,每一位老师都应当……
从打卡中发现,比较多的老师中途请假,要严格请假制度。
带老人、小孩去看病,次数应适可而止,不能总是轮上你。
某某节课上某老师有多长时间不在教室,这是教学事故呀。
监考时要……不要……
某个级某个男文科教师被学生投诉,电话可打到我这来了。
……
每次会议,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只有话筒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听完老师们心情又低落了一些,他们感觉不到阳光洒落下来。
领导的眼睛正停驻在什么的上面,又应停驻在哪里?
技术上的管理产生的效果可以持续多久?听了后有多少人会真正从心理上去调适?
如果让老师们所有的时间都是想着如何提升班级平均分数的事,这样的教育会给老师、孩子最终带来什么?
如果老师们感觉到学校要求老师奉献所有时间去备教案,批改作业,做学生思想工作,那么老师还有时间思考和学习吗?如果一个老师课余没有学习,课堂上学生听课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老师究竟有没有学习、提升,课堂里的学生也是能听出来的呀。
我们都知道经整整一周埋头上课,学生在下周一回来时都恹恹欲睡,为什么?周末太精彩,内容太丰富。老师们都大叹"5+2=0"。可是如果我们课堂比周末在家更丰富,更精彩,更有吸引力,那学生是否像魏巍一样,放假也不愿意离开蔡芸芝老师呢?如果每个学生像魏巍一样被老师吸引,老师还需要那么多时间批改、辅导、留堂吗?而老师究竟要在什么地方下功夫,才可以像蔡芸芝老师一样?
很早,陆游就说过:"功夫在诗外"。是指学习作诗不能就诗学诗,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知识,参加各种社会生活实践上。教育也是同理的,"功夫在课堂外",更好的功夫在课堂之外。如果教师只抱着课本教,那么终是令课堂枯燥乏味的。
所以,我们的领导不如去发现谁的课堂更吸引学生,不如去发现谁积极学习,谁更爱读书,谁的知识渊博……去论证谁的教学突出是什么原因。
在会上跟老师分享最根本的教育概念性知识,跟老师们探讨最有吸引力的课堂样子,跟老师们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不是将老师逼进最仄狭的平均分之路,而是把老师引向碧海蓝天。这看似遥远,实则尤近。这条路是一条真正让学校富有生机的路,犹如一盏灯,在前方,引着老师们向前。
在农村偏远学校呆久了,老师们是多么渴望远方的风景,如果从上至下都是追着分数跑,那么教育能撑起"文化自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