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上亦是如此。
知识基础,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智力背景”,是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图式”、“已有的认知结构”,是维果茨基的“已有发展水平”。
人们解决问题,靠的是观念,而观念从属于认知结构,结构决定了功能。学习的基础,其实就是已有的各种观念系统所构成的发展水平。
所谓人的发展,是指通过解决问题,实现个人经验的丰富和更新,也可以理解为认知图式同化、顺应后达到的新的认知平衡。
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当个体遭遇问题时,便会用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或几个观念去解决,如果顺利解决问题,那么相关的观念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变得更为牢固和灵活,也成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不能顺利解决,那么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旧观念就会被投射到更高层次上,并在他人积极有效的协助下,生成新知识,形成一种新观念,并通过自我调节,实现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平衡。
当新问题缺乏学习基础,处于“最近发展区”之外时,新的认知结构就无法真正地建立,真正地学习就无从发生。
可以说,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内部的刺激和诱因,是思维的“引火线”,促使学生将新问题(新教材)与这种内部的刺激和诱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引发学生兴趣,产生一种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脑力劳动的成就感。
如果没有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知识只能引起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引起疲劳,导致理解能力下降,无法理解因果关系,造成学习上的肤浅、表面化,学习负担转移到家庭作业上,而大量的家庭作业又会加重学生负担,学生也根本不能感受到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就,引发厌学情绪。
这里面重要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构成的智力背景,缺乏这种必要的基础,学习内容就显得过于抽象,不能被理解和运用,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
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学习也只能是随意识记,并引起注意力下降和参与意识的降低。同时,造成对知识缺乏热情,那样知识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学习基础类比为大厦的地基,而是要比其复杂一万倍。知识间的联系如同复杂的神经网络,千丝万缕,纵横交错。
不妨说,已有的学习基础,是相关知识概念的“种子”,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相关经验结构的不断成长,直至成为参天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