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用鸡蛋碰石头,无论石头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小说家村上春树那句著名的演讲词: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
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坏,而石头却完好无缺,用最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两者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致,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于是由此我又想到一个小故事,一双手可以很快很容易地拧断一根筷子,可是面对一把筷子时,双手产生的力量却是敌不过一把筷子,幼时一直说这是团结的力量,可当下与鸡蛋石头对比,是不是又有异曲同工之处?
又或者换种说法,法律和人性的“战争”,我记得当时看电视剧底线的时候,有一个辱母案,来源于现实里的“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的时候于欢被判处无期徒刑,引来了民众的不满,于欢杀人固然有罪,可换做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人当着你的面侮辱你的母亲,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这里,法律就像石头,而于欢就是那个易碎的鸡蛋,在法律面前“杀人偿命”无可厚非,可是失去了人性的温度,于是有一群鸡蛋选择站在于欢这边,二审后改变了一审的结果,于欢被认定为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最后判处了有期徒刑。
小孩子都知道做了坏事要受到惩罚,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做坏事的场景,在这件事情里,于欢是受害者也是伤人者,也许你会觉得,他杀了人我们就该站在石头那边,可是忘了鸡蛋是因为受到了威胁才迫不得已做出碰石头的举动。
石头本身就很坚硬,等鸡蛋碎了再来同情鸡蛋的遭遇,我不觉得这还有什么用,这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取舍,这只是利益的胜利。
还有一个很容易引发争论的行为——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老人又是鸡蛋又是石头,可能去扶的人成了碰坏的鸡蛋,若是不去扶那你跟石头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选择站在鸡蛋的一方,但那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支持鸡蛋的一方。
也许这样说起来会显得有些冷血,但事实本就如此,人的同理心是会让内心的天秤移向弱者的那方,在事情的真相没有理清楚之前,我们选择站在鸡蛋一方又有什么错呢?正义是永远不会缺席的,即便它来得晚,但在它没来之前,我们只能选择帮助鸡蛋。
还记得前些年去医院的时候,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去医院找子女的老人,但是这个老人对子女的信息一无所知,当我同她浑浊的眼神对上时,我选择成为了那个可能被碰坏的鸡蛋,别人在车上指责老人子女的不负责,而我搀扶着老人走下了车,走出车门的那一刻,我脑海里闪现得全是家里老人的模样,即便她存在欺骗的可能性,但我希望某一天自家老人迷路的时候,也会有人像我这般主动成为那个可能碰坏的鸡蛋。
你看,在事情发生后我们要先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这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理性,也更具有人性的温度。
弱者总是扮演着鸡蛋的身份,也不可否认,聪明的坏人也会用鸡蛋壳来伪装自己,但真相不清楚之前,我们必须要站在鸡蛋一方,如果说最后的结果证明鸡蛋是错的,那它受到了该有的惩罚,可我们也没有受到本质上的伤害,不过是无伤大雅的一个举动罢了。
也许有人说难道那样做不会助纣为虐吗?
对此我只想说,谁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也许某一天,我们自己都可能就会成为那枚面对石头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