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不用为钱操心。
——我好想多陪陪家人,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加班。
——我好想在干得不爽的时候,随时炒掉自己的老板。
——我好想马上就能退休,带上家人,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
……
如何才能既有钱又有闲?
“财富自由”是什么?
怎么才能做到?
财富自由
澳大利亚作家邦妮·韦尔,从事临终关怀八年之后,在她的著作《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总结了临终人们的所有遗憾,排在前面的五件事是:
1.我希望自己曾有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期待的生活。
2.我希望自己没有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工作。
3.我希望自己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4.我希望自己能多与朋友联络。
5.我希望曾让自己更幸福一点。
财富不是重点。以上五条遗憾,没有一条是因为没有钱!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不幸福是因为没有钱,那试问一下,假如一个90岁的人,拿1亿美金和你交换身份,你会愿意吗?当然不会!也就是说,在失去自由的条件下,财富没有任何意义。
自由才是重点。排在前两条的遗憾,都指向了未能实现的“自由”!那些被现实的无奈而淹没的小愿望,那些为了活成被他人期待的样子而掩盖的小梦想,都是对自由的遗憾。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如果人一生都能活的自由,自己最终一定会看清一切,庆幸曾早点放过了自己。
节俭让人自由。通常,赚的钱越多,花的钱反而会越少,因为很多热爱的事情,并不需要花太多钱。诱惑总是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发现一些东西是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在通往自由的路上,保持节俭,并不是不花钱,而是不浪费自己的金钱、时间和资源,而是把它们花在你真正所需要的地方。
财富自由,意味着拥有说“不”的能力,也意味着不必为了钱而做决定。
财富自由的人,可以更清晰地思考,做出直接影响未来幸福的选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钱包做选择。毕竟,在生命的尽头,我们往往会记住我们经历过的幸福,而不是我们挣来的钱和拥有过的东西。
退休与自由
对忙于工作的人,似乎大多会把对生活的一切希望寄托在退休以后,“等我退休了以后……”。
通常来说,退休就意味着获得了自由,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的选择上,随心所欲。退休,似乎让人感到安宁、平静、充满活力,不用再担心钱,不用再受制于谁,一定极其幸福,让人无比向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大多数人,工作时只是在盲目地等退休的来临。好多人,一生勤劳,努力工作,努力存钱。然而工作几十年,等到退休的时候,猛然回首过去,却发现从来没有考虑过现在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当前是不是正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从来不曾认真想过,自己希望未来退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要为那时候准备什么?即使当前有所计划,我们也不知道当前的目标、愿望、喜好、需求,在未来10年、20年、3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退休,并不是说就不工作了,而是说可以不用为钱而工作了,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懂得了这个道理,人生会变得豁然开朗。你想得到自由,不必非得熬到六十岁,不必非得脱离现在的岗位,不必非得在当下去“争”那些不“自由”的事。
有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有人把工作当成一种历练,他们中成就了一大批卓越的创业者。有人在下班之后从事写作,成了畅销作家。《明朝那点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他的作品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
小结
财富不是目标,自由才是;金钱不是目标,时间才是。
不用等到退休,现在就去做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事,与你爱的人共度美好时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从当下开始,融入到大千世界里,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去反思、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