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有感
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思考死亡这件事情,我发现我并不畏惧死亡,但也是害怕死亡的。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时间早晚不同罢了,有句话调侃得好:“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然而我还很年轻,又很多事没体验过,想体验一把,对这个世界很是留恋。大概是多年前有看过什么文章让我有了对死亡的思考吧,以致后来我去寻找临终关怀的机构,我希望人们能在死亡迫近的时候坦然接受。但也知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遭受病痛的折磨的人。在此之前,我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还是挺模糊的,但在看过《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后,明确下来我心目中的临终关怀是怎么的,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汹涌而来的焦虑——对死亡的焦虑,对痛苦的焦虑,对所爱的人们的焦虑,对资金的焦虑”。他们能给予人们专业的护理和指导,给予医院少有的人文关怀,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减轻他们的痛苦,甚至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姑息专家不会说“我很抱歉事情成了这个样子”,而是说“我希望事情不是这个样子”,也不会问“临死的时候,你有什么愿望”,而是问“如果时间不多了,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的专业会让他们显得不那么置身之外,能更好地和病人沟通。
当人们年迈,身体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人们会说,“等你年龄大了就明白了,生活中最好的事情就是你能自己去卫生间。”衰老的身体让他们不得不依赖他人,像婴幼儿一般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然而他们和婴幼儿很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愿望,他们有过可以实现这些想法愿望的能力,只是现在这个能力被收回了,他们心中有着不忿,但又无可奈何,依赖着他人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是按着他人希望的模式生活,就像那些住在像医院病房的疗养院的房间里,一个空间若干张床,生活不能自理,和陌生人同屋,没有隐私可言,什么时候就寝、起床、穿衣服、吃饭都要遵循着他们制定的时间安排来做。那些在那居住的老人们会觉得自己像个犯人,仅仅因为老了就被投进了监狱。我们从青少年时期就期盼着快点长大,那样可以过上自己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很少想到,当我们年迈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也还是无法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这般想,人生就是个轮回,从年幼到健壮再到衰老,降临和离去都是以弱小的姿态,很是受人牵制。
过去,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很少有人活到自然老去,在那个年代,老人还是经验的传授者,老者受人尊重,那样的老人不会被孤独袭击,还能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而现在这个快时代,又有多少老者是受人敬仰尊重,不被骂“老不死“已经是件很不错的事情了。老人们会想”我已经做不了任何贡献了,我尽在花政府儿女的钱。”会质疑他们活着的价值,也会想”如果他们愿意你活着,那就活着吧”。但无论他们怎么思索活着的价值,他们都是不愿自己的生活受着他人的牵制。在受过儒家文化熏陶的地区,会守着那个“孝”字,子女们会奉养自己的父母长辈,这点和欧美的文化很不一样,老人靠政府养。然而很多子女也只是做出自以为孝的事情,不曾想过老人家愿不愿意,很多老人家也心疼自己子女,不愿给他们添麻烦,住哪都无所谓就望儿女安心,孤独苦闷藏在心中。这和欧美文化有很大差异,他们很少家庭是父母和子女同居,彼此都将这种分离视为一种自由。欧美的老人家会努力和家人抗争,直到真的不可一个人独自生活为止才不得不妥协。
在临终关怀组织里的那段时间,我曾去过养老院,那个像医院里的病房模样的养老场所,里面的老人更像是病人,患了衰老病的病人;我也曾到过社区老人的家中,虽卧病在床,但得到儿孙照料;我还曾到过孤寡老人的家中,一个人的家甚是清冷,然有着社区街坊的关怀,也算是不错的。想起我爷爷奶奶,虽是年迈,但还有自由活动的能力,在农村里相互扶持,有邻里的关怀,日子过得也是自在。人类喜群居,害怕孤独,年老了,特别是看过半世繁华的人,会倍感老年的孤寂。老人多少希望有人陪伴,特别是有活力气息的人陪伴,正如书中那家名叫新桥(NewBridge)的新型退休社区,它的隔壁是一所学校,社区和学校有共用的场地,双方有很多交流,那里的老人很有活力。活力这种东西是可以传染的。真希望养老院都能如那般。
每个人都会有面临死亡的时候。有些死亡来得触不及防,如车祸、如溺水;而有些死亡过程太过漫长,很是消磨人的意志,如艾滋患者。然而大多数人都很忌讳死这件事,很少谈及它,因此也很少人能如自己所愿地度过临近死亡的日子。譬如不希望在医院离去的人最终是在医院带着呼吸机走的,希望能再活些时日的人却因为不能言语只能由着家人带着他离开医院等待死亡。而且一个人的死亡并非一个人的事情,就如一个婴儿的出生般,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有时候一个人求死却不能死,是因为身上还有着亲友的眷恋,一个人死得简单,苦的是留在尘世的亲友,这让许多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忍受着坚持着,只为了让自己心恋着的人不那么伤心,有足够的时间做心理准备。死亡终有一天会来临,我所希望的不过是每个离开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安静、祥和的。
人活一世,为了什么,很多人从未弄明白过,就只是活着。但人到了老年都会很自然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有满足的也有固着于陈年往事的,这时候的他们又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死亡呢。 其实关于死亡这件事越早思考越好,正如书中所言“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当我们濒临死亡,我们的想法观念会和老年人通常的观念相似,“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时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彻底改变。”托尔斯泰在《伊万·伊里奇之死》中也表现出他的这种认识。我们很容易忽略此时此地和身边的人,特别是在对未来有无限遐想的时候。思考死亡让我们把这些容易忽略的事情拿出来重新审视。人皆有一死,我们怕的不过是我们来不及完成某些事,来不及和某些人告别。三毛说,“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其实,死亡如何来临,何时来临,又有什么关系了,我们能左右的又有多少呢,不过是珍惜当下罢了。
最后,以《圣经•传道书》里的诗来结文。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 也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最后的最后,说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悟:
老人的身体很脆弱,如婴幼儿一般,摔一跤,问题可大可小,需要细心呵护。在公交地铁上,给老人和五六岁以下的幼儿让个座不是件难事。
尽量不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除非那里的环境是老人真心喜欢的。
多看看独自生活的长辈,他们渴望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