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喜欢这种感觉是很幸福的,无论出于何处的喜欢,在喜欢的过程中,因为专注、因为投入、因为不遗余力,使得这种感受放大,然后成为青春的专属记忆。
我对阿令的喜欢也是这种感觉,虽然距离我看完这部电视剧已经过了半月有余,但是它仍然停留在我心中。
因为这部电视剧所衍生出的喜欢同样珍贵。每天都在循环阿令的歌曲,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听它就会让我心情变好。
百看不腻的音乐评论,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感同身受虚拟故事,也许我们喜欢的并不只是故事本身,还有这种微妙的相互理解,你之喜欢也是我之喜欢,你之疯狂也是我之疯狂,我未说之语你也懂得,即使,大家相隔网络彼端,但是透过这些字符,把我们串联在一起。
因为这部电视剧,同样想去看原著、看改编的动漫、去听广播剧。因为这部电视剧,了解到作曲厉害的林海老师,还喜欢上他的其他作品,发现了另外一面可爱的性格。
因为这部电视剧,去了解幕后配音,原来这几个配音早已默默无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些曾经爆火的影视剧,都有他们的身影。
因为这部电视剧,喜欢上了一批努力的陈情男孩,改变了我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他们在炎热的夏天裹着四五层厚厚的衣服坚持拍戏;深山里泛着绿光的池水也能为了演戏敬业地倒在水里;连轴转拍摄到凌晨的努力,也是我自己所达不到的。
他们在这个夏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光芒,从开始剧本初定的全网哄骂,到开播前的豆瓣4.4低分,再到随着剧情发展的逆袭到8.1分,荣誉的背后的路从来也不是那么好走。
越了解,越喜欢这些努力的演员;越了解,也越心疼这些演员。因为爆火,主角而频频上热搜被尬黑,看着这些子虚空有、颇为尴尬的指责,回复也不是,不回复也不是,但是这是每个爆红之人必经之路,因为有热度,所以有被黑的市场。
因为喜欢这些演员,又了解到他们在剧组后的另一面。比如王一博在《极限青春》这部综艺里,会因为一个滑板动作一直不断练上一两天,扪心自问,这种对于热爱的完全付出,我可能都尚未做到。比如王一博喜欢摩托车,却能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成事业,成为一名车手去比职业赛,这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行动力是我们很多人也不曾达到的。
当然不止王一博,每一个陈情男孩都有让人为之打动的点。处于C位的肖战,曾经也默默站在倒数二的角落;饰演蓝大的刘海宽,唱跳巨佳;舅舅大成是美声高材生......
这些真实的点点滴滴,从一个剧目幻化成一种力量,每当你想起他们之时,想起这部剧时,内心就会无比柔软。
这部电视剧的意义不止于此,浮躁的电视剧市场,凭借着耽美擦边来蹭热度的剧作比比皆是。而这部典型的耽美题材电视剧,提升了大众的一个审美度和评判力,它试图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电视剧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好的电视剧和题材类型无关,却和情节有关。
可以说,看完阿令后我对之后看剧的剧情水平要求又会提升。我想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即使完结了还怀念这部剧的人,有一部分原也是近年来很少再看到这种逻辑严密、剧情饱满的电视剧了。
我很坦白这份喜欢,因为这份单纯的喜欢,我会支持阿令剧组的演员们。
因为这份单纯喜欢,也期待两位主角在陈情令之后,能够接到更多好剧,路越走越宽,青山绿水,友情不变。
因为这份喜欢,阿令剧组的最后一次合体演唱会如果离的近也尽量想去抢票去,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夏天,他们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而这份美好的回忆,却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夏天。
这些像着迷了的喜欢,也许以后看来会很幼稚,但我还是觉得,还能有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真的很好。
随着年龄的增大,触动心弦的东西越来越少,对喜欢的保持也越来越短,更不用说什么出格的举动。
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经的喜欢也许也会变得平淡如水,所以,在这个年纪,喜欢什么东西,就尽全力好了:一个兴趣爱好,一个爱豆,一本书,一首歌,总之,用尽全力好了,它是专属于青春的心动,它是专属于这个年纪的美好。
谢谢阿令,让我还有喜欢的人、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