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文】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简单翻译下:孔子说“乾坤两卦,就是开启《易经》的两扇门。”乾是纯阳之物,坤为纯阴之物,阴阳合德形成卦象,刚柔有体反应每爻变化,从中体会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才能通晓神明的品德智慧。
《易经》为万物命名,门类繁杂却条理清晰,考察万事万物的类别,应该是圣人常怀忧心,为衰败动乱的时代所设立的意象吧!”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简单翻译下:易经遍查天道运转的规律,“察来”往事可查,“彰往”推断未来。看见那显现出来的,阐述那隐秘藏幽的。易经里每一卦都有恰当的卦名,可以辨析纷繁物理,判断吉凶悔吝。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简单翻译下:《易经》的取名小而细致,其类别却能大而丰富。旨趣深远,文辞高雅,其语言运用流畅圆融又切实恰当,其道理包含广妙奥义又耐人寻味。《易经》用阴阳吉凶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来展现人们的得失。
【心得体会】
系辞本章是对整个易经内容的总结。第一部分论述乾、坤两卦的重要性。《易》与天地准,乾坤就是天地,全部易经都是在讲乾坤。六十四卦以乾、坤开始,从屯、蒙到既济、未济,都是乾坤的变化和发展,最总也归到乾、坤里。
整体从乾、坤来看,“阴阳合德”是讲统一,“刚柔有体”是讲变化。《易经》就是讲对立统一,重视发展变化,这样才能“体天地之撰”的外部变化;“通神明之德”的内在规律。
第二部分“彰往而察来”,“察来”是蓍的功用;“彰往”是卦的功用。《易》的作用既能“彰往”又能“察来”,同时辨物观阴阳,断辞判吉凶,还能把显现的,隐秘的都看的一清二楚!
第三部分说《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虽然只是符号,但每个卦名都代表一类事物,反映的思想内容涵盖面很广,有很强的抽象性;文字描述还很有文采,包含的旨意深远;用吉凶明得失,隐藏着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