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问身边的人,“你知道一个人踏入多少岁就等于踏入中年?”
读者看官,你们认为呢?40?45?55?60?
医药发达,人的生活素质提高了,特别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人民的营养摄取也丰富了,结果是人的寿命平均都上升了。以前觉得活到七十就是古来稀,现在八十岁仍然健步如飞,到处旅行的爷爷奶奶多的是。有些国家和公司也陆续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那么,到底几岁才算是步入中年呢?中年危机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早晨,在四、五十岁之前的活跃岁月已经过去。但却展开了生命的午后时光,人们终于可以不必再踏著匆促的步调,而有时间来从事智力、文化和精神等等在过去的竞争狂热中,被抛在一旁的各种活动。” AnneMorrow Lindbergh, 1955
人的一生当中有几个门槛是特别难渡过的。第一个是青少年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发现一直看为是英雄,无所不能的家长或长辈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软弱和失误的地方,加上生理上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认知上,情感上,身体和意志上,好像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巨变。第二个门槛是步入婚姻,建立家庭。一个大家认为是理所当然,没有挑战的喜事,怎么会是成长的门槛呢?殊不知很多人对自己和对对方都一知半解,对婚姻的真实面目更加是误会重重,期望太高。结果步入婚姻的初期,出现很多的水土不服,适应不良的情况。接着就是中年期,最后就是退休进入空巢或老年时期。
中年为何会产生危机感?我怎么知道自己已经步入中年?如何觉察自己是否已经出现危机?你可知道?
‘过去’,人们踏入四、五十岁,即将面临退休年龄的门槛时,一般都会经历人格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惯称为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这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即个人由四十岁初期到中期,开始对过去自己的生活作检讨和重估,并且宣告中年期的来临。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中年过度期不一定会带来烦恼,但是这名词却隐含著骚动不安的意味。在‘过去’,到了这年龄,一般都已经成家立业,甚至已达到某程度的小成功。他们不单只是独立於父母,年长的父母在此时可能会转而向他们寻求意见和帮助。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全盛期,也属于是比较稳定的时期。然而,同一个时候,他们也意识到年轻时的各种梦想可能已经无法实现了,或者是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发现到事实上梦想并没有如自己起初原先预期的带来满足感。加上‘过去’的平均寿命较短,所以到了四、五十岁,他们开始出现对死亡的意识。如前面的诗所言,早晨已过,午后的时分是等待夕阳落日来临。心理分析学家杰克斯(Elliott Jacques)提出中年危机这名词后,就变成时髦用词,被用来作为沮丧、婚外情或转行等等一切改变的解释。
今天,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大增。结果,不少的年轻人不到三十岁,不单只是拥有专业文凭或学位,同时在公司中担任要职;成了家,且有能力置物业;不只是有汽车代步,而是选择名牌车;家中电器设备是最先进,兼有女佣协助家务及照顾孩子;知识、收入、生活、经济能力等都能够比美过去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到了三十岁中期,他们开始有倦怠感,对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循环感到厌倦。他们觉得生活没有了目标…似乎人生目标都已达成;没有了动力和斗志…若金钱、名誉和权力都不是自己所醉心的东西,因此不知道要为什么而奋斗;今天,科技发达,人类的寿命比以往长,却比上一辈早达到目标,三十多岁就开始会问,“我的下半生,未来的三、四十年,我该做什么?”“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东西能够满足我的心?”“我想做一些什么,但又不想再那么拼命,那么劳心劳力,我可以做什么?”…今天,我观察到,中年危机已提早来报到,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混进了我们的生活、生命。
因此,回答第一个问题,几岁属于中年?
回答:不一定。当你开始为自己的生命倒数,问自己“剩下来”的日子该如何渡过时,那可能就是步入中年的征兆了。
读书时期所立的人生目标,社会和家庭所给予的人生目标,可能在你不到40岁时已经达成。房子有了,车子存款可有了,结婚生子也完成了,孩子父母都健康,生活美满幸福。夫复何求?可是你找不到奋斗的理由了,除了看着银行里的存款数目逐渐增加,可以让你提起兴趣去旅游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你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带给你满足感了。怎么办?
因此,有些人为了寻求刺激,他们换工作、出来创业,结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贸然涉入一些自己不专长的行业,搞得一败涂地。有人为了寻觅新鲜和刺激,尝试毒品,赌博等不良嗜好。更有人搞婚外情,把美好的家庭和婚姻给搞坏了。还有一些,因为时间多了,把剩余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成年孩子的身上,干涉他们的事业发展,搅攉他们的婚姻生活,干扰他们如何养育孩子等,导致祖爷孙三代关系紧张。
第二个问题,面临中年危机,我可以做什么?
回答:继续充实自己,让自己可以在需求阶梯中更上一层楼达到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比较起上一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有条件达到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即马斯洛(Maslow)所说,人类的需求阶梯中的最高层次。对于那些正面对早来的中年危机人士,我建议他们他们能够朝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所谓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他们拥有以下的十四项特质:
1. 对现实有良好的洞悉力,并能准确地洞悉现存的实况,而不会因为个人的困境而产生错觉。
2. 接纳自我、别人与自然界。
3. 不会受传统惯例束缚,但却也不会加以揶揄嘲弄;他们不是顺命者,不是盲从附和的人。
4. 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以外的问题。他们富有使命感,常常基於尽责任、尽义务和尽本能的意识行事,并不依照个人的偏好。
5. 有超然脱俗的本质,安静独处的需要。
6. 有自治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影响。
7. 不断有新鲜的鉴赏力。
8. 有神秘玄妙的经验,浩瀚澎湃的感受。
9. 关心别人的好处和感受(Gemeinschaftsgeful):对人类有深切的共鸣、同感、同情怜悯或慈悲仁爱。
10.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11. 对人有极大的尊重,并不会因阶级、教育、种族或肤色歧视别人。
12. 有高度的德行:他们将手段与目的分得很清楚,让目的支配手段。
13. 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
14. 创造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可以开始上书局,多阅读;积极参加社区、非政府组织或宗教活动;继续学习,报名上课;参加文化活动、旅行观光并认识当地的人情风俗等,都能够帮助我们在经历“早来的中年危机”时,从新认识自己,尝试突破自己,并达到自我实现。别浪费神所赋予我们的丰盛,别白占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