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正义的成本——理性之美》的最后一部分看完了,作者是一位台湾知名学者。最后一部分所写的就是他在大陆各个高等学府交流学习时的所见所闻。
对此我的感悟可能不是来自于文章本身,而是在于感慨: 人是应该多出去走走的,不为诗和远方,只为遇到不一样的人。
当我们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公司待久之后,总会发现生活似乎失去了色彩。仿佛对身边的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变的不是那么敏感。
我们变得越来越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因为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我们的工作能力也似乎进入瓶颈,对工作也失去了应有的激情,剩下的不过是互相推诿罢了。
今天培训给我们的老师,讲了一个案例:话说前段时间某民营企业的老板,因为公司一个产品的交付延期,就将负责这个产品的所有成员全部开除。
我听到这里有两个震惊:第一个是这个老板肯定很有底气,他可以因为自己的愤怒直接开除一个团队;第二个是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太舒服了,被隔绝在外,因此感受不到一丁点市场竞争的压力。
所以基于上述的两个震惊,我产生了有两个想法: 第一,10月份左右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条件有两个——在大城市和不是国企;利用剩余的几个月时间,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尽自己的力去将工作做好,学习更多的东西包括一些软知识。
读书和旅游本质都是一样的——旅行,只不过一个是精神上的,一个是身体上的。但身体上的旅行会给自己更深刻的感受,所以古人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还有一个隐形的福利就是可以遇见各种有趣的人。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相见恨晚的朋友。
每个人都渴望去旅游,但真正这么做的人又有几个。理由固然有千千万,可是却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
之前看过一个报告,作者统计了几百家上市的大公司,他想探究一下善于折腾的公司与喜欢温和发展的公司的发展趋势。结果很醒人注目:喜欢经常搞大动作的公司,不管在盈利能力的提升还是市场占有率的增加,都远高于温和发展的公司。
也许这个结论也适合我们人,善于折腾自己的人,应该会过的都不会差,至少他们会拥有一个极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