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的两个原因:
- 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例如:贷款消费,老虎机,因为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或者马上得到结果
- 不懂得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因而才那么不现实地希望有个什么方法能够迅速达成目标、完成任务、获得解脱。
- 这个宏观上的原因即所谓的“现状使然” 。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而另外一方面又是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出路肯定是有的,但,在此之前,接受现实是唯一的起点。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就这样。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所谓的“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 ,本质上来看也就是这一个字:换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40能的情况下跳出去22。出者生、困者亡
3. 完美永不存在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时时刻刻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任务根本无法完。就算最终完成,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再往大了一点说,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丝遗憾?现实就是如此,不接受不行。
4. 未知永远存在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就不可能全能全知。其次,我们要知道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外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对一个人来说,超过100年就算是“永远” 了。所以,第一种未知对个人来说,意义不大;而第二种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只能开始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
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凭空就多了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策略是: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暂时先把它记下来,而后继续前行。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往往是常人最常不知不觉就掉进去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的真正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那样的话就会忍不住顾镜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是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6.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方法究竟是什么以后再说,先做事实: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情。
如何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最核心的判断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做到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 的话,那么,大多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以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不可能” 、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 ” 完美永不存在” 、 ” 未知永远存在” 、 ” 现
状无法马上摆脱” ,都既清楚又简单,必须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得半点动摇。
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录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你会跟所有人一样,常常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通过时不时的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他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 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地不现实。之前提到过的“既勤奋又懒惰” 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 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所以才常常做出那么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接受现实,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都做好,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问题: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情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