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考与联想
思考是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能力,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从生活中,总结出更多有益于面对生活的方法。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原来摩拜单车还可以这么玩?》其中作者有这样的叙述:
这是作者的对生活的总结。
面对摩拜单车二维码被破坏的情况,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输入代码,一辆车只对应一个代码,好比一个身份证号只对应一个人一样。这个经验是几年前做超市收银员学到的。有时候商品无法通过扫描编码识别,那么只能使用备用方法——输入商品代码,这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我现在住公司,骑摩拜单车的机会比较少,自然没有遇到用GPRS、寻车铃的情况,这一招可以作为备用方法。
二、内部记分卡
所谓“内部记会卡”,就是指自己内心的做事标准和原则,而不是由于媒体和公众对他的看法而形成的随大流的行为准则。
我将“内部记分卡”理解为“独立人格”,也就是说,为人处世都应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人云亦云。
前段时间,我在生活中使用了“减、减、减到简、简、简”的方法,让生活变得简单起来。比如在服装方面,我克制自己的欲望,买衣服就买简单的(因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挑选),大多数时间都是穿运动服、运动鞋,这样省时省力省钱。我也就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思考,来提升个人能力。
渐渐地我建立了我自己的消费观——节俭。每当我家人说要买“黄金首饰”时,我总会先问他们:“你们是真的需要吗?还是只是想要,买来满足你们的虚荣心呢?”谈到这个话题我永远是一脸严肃地说“没必要”,这样只会让你变得更虚荣,更爱攀比,攀比着攀比着,钱就如流水了。
有时候节俭也许会被其他人看作吝啬,但并不妨碍我们过正常的生活呀!而且生活的好与坏从来都不是由外部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内心来决定的,我把“内心”称作“内环境”,由内而外,才能获得想要的。
如果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评判生活好坏的标准,估计你很难获得幸福,因为他人的看法永远不是你的看法,他人觉得好的,并不一定是你觉得好的。反之,如果你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地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标准,那你会获得幸福,而且会越过越幸福。
那破解幸福的密码也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