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大家都是靠口口相传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来预测天气的,这些农谚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农民伯伯避开极端天气。农民朋友不常用现在的公元历,还是习惯用以前的阴历年说法,也用二十四节气来判断该不该种谷物。那农谚是怎么判断天气的呢?农谚里常说“冷不冷,就看九月二十五”,这是什么意思呢?准不准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九月二十五这天就能知道冷不冷了。
这句农谚的意思特别简单,想知道今年冬天冷不冷,就看阴历九月二十五这天冷不冷。要是这天阴沉沉的,那就意味着整个冬天都会很冷。年轻人可能觉得这种说法不靠谱,甚至会认为很荒唐,实际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每年霜降大概就在九月末这段时间,进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就越来越多了。夏天的炎热和初秋的凉爽在这个节气就比较明显地消退了,所以这个时候判断天气相对容易,毕竟在立冬之前,天气变化不是很明显,农民伯伯能据此很好地选择播种农作物的时间。
杨公祭日在九月二十五日。
再有,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是传说中的杨公祭日。据说在古代,有户姓杨的人家,他家有13个儿子呢。就因为这,他特别得意,老是在邻居跟前显摆自己儿子有多机灵、多能干。可巧的是,杨公的邻居一个儿子都没有。每到这时候,邻居就会咒他儿子是短命鬼。但杨公没当回事儿,还一次次地挑衅邻居。
可谁能想到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有一年,杨公他们村闹瘟疫了。巧的是,那年有13个月,就是老一辈说的闰年。杨公的儿子啊,从正月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没了,最后一个儿子正好死在过年的时候。打那以后,杨公就把儿子去世的日子当成了禁忌。村里的人也觉着不吉利,就这么传给了后人。
打那以后,老黄历上一到杨公儿子忌日那天,就会写着诸事不宜。农民伯伯这天也都待在家看天气,好为第二天种地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九月二十五要是下雨下不停,冬至前能下三场雪呢。
当然了,农民伯伯的谚语可不止一句,还有“九月二十五雨淋淋,冬至不到三场雪”呢。这谚语的意思是,要是杨公儿子忌日那天一直下雨,不但会让忌日的氛围更沉重,还会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影响。后半句的意思就是,这一年肯定是个冷天儿,冬至还没到就下了三场大雪,这明显不符合节气的变化规律呀,那就说明冬天提前来了,可能冬天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久。
九月要是杨公忌日这天是晴天的话,那耕牛可就得累断腿喽。
这个谚语的前半句说的就是9月25日这天,要是这天是大晴天,那对农业的影响可不小呢。后半句呢,就是在给前半句做解释。杨公儿子忌日那两天天气不错的话,农民就开始忙上一个星期了。这时候家里的老牛可不能歇着,得在地里耕地。“耕牛跑断腿”也说明农民伯伯很相信这个农业谚语。其实把牛累得腿都跑断了,也是盼着土地能有个好收成,再往深了说,也是盼着自家的地够多,这样才能把牛累成那样。
民间老是有这样有趣的故事,耕种的时候有这些故事就多了不少乐趣,农忙也就不那么严肃了。现在才9月,天气就已经很冷了,马上就到农历10月了,天气肯定不会突然大幅回温的,所以农民伯伯的经验可不能不信。照这个农谚来说,今年冬天很可能是个寒冬。
从科学方面看,今年下半年的冬季极有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建国以来,这种现象只在1998年和2001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存续期间,信风会比平常更强,南方冬季的气温会高于正常水平,北方冬季的气温则低于正常水平,而且拉尼娜现象还会引发更多飓风,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极端寒冷天气。
要是有细心的朋友,也许还听过这么一句农谚“出伏雨不歇,秋风秋雨冷。”正好从今年8月起,气温就明显很极端,出伏那天,不像以往那么热,还下起了小雨呢。再看国庆7天假期,雨下了7天,这表明北方的冷空气已经很活跃了,也就意味着冬天提前来临了。
如今,大家手机上的天气预报APP每两个小时就会刷新一回,能精准地预报天气变化,就连几点下雨、几点出太阳都能预报得很精确呢。我们也变得越来越依靠手机来看天气了,都快要想不起来以前没手机的时候人们是咋判断天气的了。
原文链接:http://dzyj.shoujicad.com原文链接:http://dzyj.shoujicad.com/dmozjqdt.html原文链接:http://bazi.xiaoxiaofengniaokeji.com原文链接:http://bazi.xiaoxiaofengniaokeji.com/dmozzxdt.html原文链接:http://wzzyyzs.wuyuankeji.com原文链接:http://wzzyyzs.wuyuankeji.com/ttsjqzxs.html原文链接:http://wzpyrj.xinmengmakeji.com原文链接:http://wzpyrj.xinmengmakeji.com/dmozxwzxs.html原文链接:http://qnjys.xiaoxiaofengniaokeji.com原文链接:http://qnjys.xiaoxiaofengniaokeji.com/unzipzxdts.html原文链接:http://pdf.shoujicad.com原文链接:http://mp3.xinmengma.com原文链接:http://tcq.xinmengma.com原文链接:http://fyzs.xiaohuanxiongkeji.com原文链接:http://jpq.mifengzongdong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