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小宝睡醒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想起了“童话”里的几句歌词,一时兴起给小宝唱起来“当你说爱我以后,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我要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你要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一边唱一边抱着他,以为只唱这几句,歌词很美,他会觉得妈妈很爱他。他也反复的要求我唱,我就唱的更高兴更起劲了。没想到唱到第三遍的时候,小家伙忽然一撇嘴,眼泪涌上眼眶,使劲的把头忘我怀里扎。我赶紧住嘴了。
这时宝爸和好了奶,重重的踩着地板走进来了,小宝使劲的揉揉眼睛,把眼泪都抹到了太阳穴。努力的笑着,使劲的掩饰说“妈妈,我是因为太开心了。”我忽然就很心疼他。
小宝喝奶的时候,我跟宝爸说刚才事情的经过。宝爸不信,等小宝喝完奶又给他听这首歌的音频。小宝趴在我腿上,不说话,非常安静。我看着他,不忍心如此对孩子。我问他:“是听这首歌心里难过吗?”他说是。但是宝爸还想试试,结果小宝自己说话了“爸爸,你把它关了吧”。宝爸关了音乐,他安静的爬到我怀里“妈妈,我爱你,永远都爱你。”说的我的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
孩子的心是和音乐相通的。孩子真的很敏感,内心很细致,我们总是不在意,但是孩子却能扑捉到歌词之外的旋律传递给他内心的触动。所以真心的建议父母:给孩子听音乐还是要走点心。在此,我有几点小建议:
第一,尽量给孩子听儿歌。
儿歌的音乐通常都很欢快,节奏感强。听儿歌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韵律感,而且能够培养孩子欢快乐观的好性格。同时,儿歌的重复性,是孩子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资源,孩子能够在不断的重复中获取乐趣并且开始模仿和输出。
第二,避免给孩子听流行音乐。
不给孩子听流行音乐,不是说流行音乐不好。而是我们对流行音乐的选择难度比较大。通常情况下,流行音乐或是悲情、或是摇滚、或是通俗,韵律的节奏感过于强烈,歌词内容也超出了孩子能够接受的范围。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接触或者扑捉到这种信息,对他的成长都并不健康和有利。
第三,尽量自己唱歌给孩子听。
妈妈的声音对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也是最亲切的。妈妈给孩子唱歌,孩子的喜欢程度和接受程度往往也高于冰冷的音响所传递的音乐。在陪伴小宝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不管是英文儿歌还是中文儿歌,甚至是唐诗,我给他反复说或者唱过之后,他很快就会有输出。但是同样的内容,音响天天放,也不见得能够完整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