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你忽略了她;因为它,你们错过了最美的时光;因为它,你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它,你感受不到朋友分享的快乐;因为它,你听不到亲人的声音。
它——就是手机,它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也让我们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拥有手机的人沉浸在与手机交互的世界里,看不到现实世界的颜色,也听不到声音。如果有来生,我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我宁愿做你的手机,好笑却也无奈。公益广告《放下手机》运用了升格拍摄,目的是让人看清自己,安静的思考,我们拥有手机不应该让手机占有我们。
休假期间,到姑姑家吃饭,姑父炒完菜来吃饭的时候,我们已经吃完了放下碗筷了。姑父一个人端着小酒,美美地品尝着自己的手艺,同样坐在桌前的吃完了饭的姑姑正专心按着手机。姑父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对我说:“现在的手机真害人,面对面却只顾着玩手上的手机,不互相交流”。我说:“是的,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你我只有半米之隔,却都自顾自地低头看手机,尽管空间距离没有,心灵的距离却远了,甚至连天天见面的亲人、朋友外表明显的变化都发觉不到。印象中还有一张图片:过马路宁可拄着一根拐棍探路,也要眼睛不离开手机”。姑父说他马上要把智能机换成老人机,只需要打接电话,偶尔发发短信。姑父小小的一个想法也表达出了他的不满。
我们庆祝科技发展进步的同时,却也在为依赖智能电子设备、懒于动手动脑、大脑神经退化的社会现状而无奈。
有网站做了一项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而如果必须要在手机和钱包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手机的人占压倒性的多数。
智能手机成了我们家家户户不足为奇的必备品,甚至我们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着手机开机刷屏。手机成了我们的精神“鸦片”,越来越多的时间我们花在了打开手机、看朋友圈、刷微博、无聊与陌生网友的互诉衷肠,一天的时间就二十四小时,我们把时间都耗在了这个巴掌大小的仪器上,哪还有时间去工作、去学习、去与亲密家人联络感情呢?
智能手机带给大家一种方便,同时也带给人们无尽的冷漠。方便与冷漠面前你选择了哪个呢?
你刷朋友圈的时候,他在与朋友聚会连结感情;你与陌生网友热聊的时候,他动手与家人一起做饭;你看网络小说的时候,他在阅读专业书籍;你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他带孩子在游乐园快乐地玩耍。
他有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你,除了手机,还有什么呢?
“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专家说防治“手机依赖症”,要调整生活方式,减少使用时间。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出门不需要的时候尽可能不带手机,工作的时候尽可能远离手机,休闲的时候尽可能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一般说来,我们要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参加现实的人际交往活动,比如旅行、散心、体育活动,抽出时间学习花艺、厨技、瑜伽、写作等等。提高情趣,更是充实自我。
不要你做我的手机,你只需做我的眼睛,没有你,手机也看不成啊,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