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各阶级之间流动越发困难,甚至从上幼儿园就会人为分出三六九等的大社会背景下,无论是上大学还是考研、考博,其实都是给自己重新开始一次人生的机会。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给自己贴标签的过程。
人生中最大的一次选择和含金量最高的一次贴标签当然是投胎那一次。
很多人到底是王思聪还是张全蛋在那一次就已经基本注定了。
但如果不甘心这样的命运和标签呢?
考学可以给你另外一次选择的机会。
当然、不论是上大学、考研还是考博,这次选择的机会和标签的含金量都无法和投胎相比。
但他们却是同一性质的武器。
就好像一个能使用一百次的阿拉伯神灯和一个只能使用一次的阿拉伯神灯的区别。
虽然没那么强、没那么直接,但也是神器啊,愿望许的好一样可以逆天改命。
一个硕士或者博士的标签在社会上的用处可能真的不大,但是他们可以有效的覆盖你之前那么多不怎么美好的标签,你不再是一穷二白的屌丝、不再是二本搬砖系毕业、不再是某某销售或某某客服,这位是某某博士……
其次就是平台。
在这个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分门别类的年代,如果你身处寒门,可能知道大学前都不会知道其他阶级的孩子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我怎么样才能跟他们一样?
如果不上大学、不读研你将永远是一只井底之蛙,不知天下偌大。
感谢当前的应试教育吧,他让你只要凑够了一定的分数就可以获得一个和不同阶级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的机会。
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平台交流的机会,恐怕在此后的人生中你无论如何也再找不到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机会了。
而现在有了这样的平台,不管你的同学们在此后如何发达,你们始终会有一条虽不是太牢固但一般也不会断的非常彻底的细线相联系:
你们曾经是同学。
老虎瞧都不愿意瞧一眼的腐肉,对蚂蚁而言可能就是可以建立无数个帝国的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