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轩
长这么大,我是这两年才敢说自己爱学习,也曾自诩擅长学习。但阅读《有效学习》后,我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会学习。
过去八天,我仔细阅读《有效学习》,听两堂猫叔亲授的牛人求学课,并输出八篇打卡笔记;
在这八天,我的三观不断被刷新,我发现过去的自己就是一个傻瓜,根本不懂得学习二字;
但这八天后,我确信自己会学习,因为我学到过去二十年都没学会的内容:有效学习。
今天我将结合猫叔分享,将《有效学习》掰开揉碎讲给你听,让你拿来即用,用了就有效果,帮助你掌握学习法宝,实现有效学习。
01/ 寻找价值,激发动力
「学习,是赋予知识具体的意义和价值」
茫茫学海中,太多知识值得学习,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学。只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才更有动力去学习。
临近毕业,我面临许多选择,当辅导老师的念头始终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一方面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他们单纯而善良,另一方面我喜欢帮他们提高成绩,这带给我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我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心理学和演讲。前者让我了解学生心理,帮助我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后者提高我的魅力,让学生更喜欢我。
当学习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充满价值和意义,学习动力将会大大提高。
02/ 设定目标,保持专注
「具有清晰目标的人,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学习的目标不能模糊,也不能过于远大。目标模糊,会让自己无从下手;过于远大,只会望而却步。想要学会游泳,不如设定“每周参加一次游泳课”这样小而清晰的目标,也更容易专注于目标。
刚接触时间管理时,我便设定一个宏伟的目标:做时间管理达人。可是这个目标太模糊,怎样才算时间管理达人?而且又过于远大,我才触碰到门槛,就想达到这个领域的顶尖水平,简直痴人说梦。
于是我将目标调整为:做好明天的规划。
除此之外,学习不存在舒适区,学习的目标应当略高于现有知识水平。因为只有当我们跨出舒适区,专注于“踮踮脚才能达到的高度”,学习才真正开始。
制定清楚的目标外,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目标。
03/ 碎片学习,每晚回顾
「随时记录,养成碎片化学习习惯;每晚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年前我还在校园,可以随时去图书馆,捧着书、拿着笔,带着笔记本喝着咖啡,惬意而舒适的阅读环境,使我爱上阅读。
而随着离开校园,时间变得破碎,于是我开始阅读电子书,做电子笔记,随时随地都能阅读、记录和查阅。
其次,在每天晚上,要抽出一段时间,回忆今日所学,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今天学了什么?
我真的理解它们吗?
它对我有什么用?
又,为什么有用?
……
通过这些问题,能调动元认知能力,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更持久地掌握它们。
这两个技巧,可以让我们在时间碎片化下,进步得比别人快。
04/ 榨干自己,如饥似渴
「多多分享,倒逼自己去学习新知识」
每一次分享,都是将存量掀开来给别人看。
过去一年里,我做过大大小小的分享,其中在第二届极致践行者大会上的分享,榨干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存量,更榨干我的经历。
如果我还想在大会上分享,我又能分享什么经历?这种问题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外探索,向上生长,丰富自己的经历,增加自己的存量。
对于知识也是如此,用分享倒逼更多更好的学习。
05/ 寻求反馈,精益求精
「即便简单地记录,也会提升学习的效果」
我们做事的同时,要知道效果,要知道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因为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再修正的过程。
每次打卡,我都希望我的作品能获得“今日最牛”。在定位模块,我闭门造车,耐心打磨,但并没有如愿以偿;而在求学模块,有两位老铁主动向我反馈,帮我找出文章的缺点,让文章的水平不断上升,最终夺得桂冠。
若没有反馈,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有效的反馈能够指导下一步行动。它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知识的理解,从过往的经历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真正的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反馈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专业人士的意见和自我反思回顾。
06/ 讲我所做,做我所讲
「把所学付诸实践,能让知识更充实;把所做真诚分享,能让用户更信任」
学到什么就分享什么,那不是分享,是搬运工,只是不断重复他人总结出的知识。
刚开始学写作时,我不断将书中知识总结提炼,做成思维导图,在简书上复述,还自我感觉良好。
只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后,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充实所学知识。
同时,将做到的事情讲出来,再分享干货,读者也更愿意相信。
总结一下,找价值、定目标、常回顾、勤分享、求反馈、重实践,六个动作组成学习的整个流程,缺一不可。
学习并不简单,不是看看书本、写写文章这么简单;
学习也不难,它只是一个过程、一套方法、一个技能;
但学习也很难,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
我是少轩,我愿用接下来的日子,学会学习,加速成为牛人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