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首次跑步,得从2014年4月的生日那天说起,生日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学会爱》和一个关于时间的文章,有些感慨和触动,生日当晚与家人庆祝生日,喝了5瓶啤酒,喝完后,感觉自己人已中年,身体已经发福,中年油腻大叔的样子实在不雅,还想让身体能跟上自己灵魂的脚步,决定开始锻炼身体。第二天醒得早,天还蒙蒙亮,自己就穿着羽绒服奔向了学校的大操场,跑了大概5到6圈,那时候的体重应该接近190斤。
在这开始跑步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经历了跑步初期身体的种种不适和疼痛,中期的腰疼,以及膝盖还隐隐作痛的种种伤病,即使在腰部埋了两根针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锻炼,期间有人问我能坚持多久,我说我给不了确切的答案。但是从这开始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悟到了:锻炼是自己的事情,不能看到那些能跑的人就想和他们pk,因为你没有他们的身体,自己要用自己方式和节奏完成自己的锻炼,了解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自己!
当时,跑步距离也是没有什么原则,有时候跑个十几圈,状态好的话最多一次跑过30圈,那时候还没有运动伤病安全意识,膝盖承受不住体重和跑步的强度,经常受伤,期间还买了射频烤灯,专门烘烤膝盖,好点后接着跑。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概4年,基本就是从春天开始跑,到10月份天冷之后就停跑(过冬养膘)的节奏,期间跑步没有安装跑步软件,都是靠脑袋数圈数跑,每天的最后固定是操场10圈的量(25分钟左右)。体重最重的时候接近200斤,最轻也在165以上。
2018年春天的一个大的转变就是,原来中午回家吃饭睡觉,改成了中午去体育馆里面打乒乓球,午饭变成了简餐(那个时候的体重大概接近180斤)。刚刚开始一个多月,感觉跑步加上打球有点不适应累,只是中午打球,后来适应后,发现体重降的不是那么迅速,又把晨跑加上,体重又开始缓慢的下降。一直到2018年暑假,也是坚持每天跑步(10圈4公里的量)。
下面就进入正题吧。说说自己的大马开始之路吧。2018年9月18日,早上在大操场正门压腿呢,看到了祝喜田团长,跟他聊了几句,他直接就把我拉入凌水阳光晨跑群。其实最早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凌水跑团的人在那里拍照打卡,一直没有接触而已。
入团后的几天,陆续安装了Keep、悦跑圈软件,再加上手机里面原来就有的小米运动和华为运动健康,一共四个App就组成了我跑步主要的计步App软件。加入凌水晨跑团之后,根据祝喜田团长的说法,我的晨跑4公里的量不够,需要慢慢提升到10公里的基础跑量才可以,当时恰逢十一黄金周,十一那天完成了自己的首个10公里跑(1小时19分,配速7分52)。
第一次参加跑团聚会是绿茵成立三周年,当时还领了个腰包,现在晨跑一直随身装手机呢(虽然它没有陪我跑过32届大马),陆续跟跑团参加了几次活动,还在会展中心画过小乌龟,参加过一次雨中的跑步聚会,2019年元旦的跨海大桥跑(获得了2019年第一块跑步的奖牌)。
在2019年1月5日,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半马(也是第一个操场刷圈的半马),记得当时还不认识BGG就在群里约跑,跑完后,都有点怀疑人生啦(受到些轻微伤害),才感觉到半马的不易,全马的不可想象。
我的第一个操场半马
在2019年的1月15日,放寒假的第二天完成了自己的首个马路上的半马(当天刮着7-8级的北风,记得很清楚,把擦鼻涕纸用完了,半马也结束了,最后的大风吹得根本跑不动路啦)。
我的第一个马路上的半马
记得2018年1月19日,下午飞机去深圳度寒假,上午还跟跑团伙伴们在刘家拉LSD呢,我当时跑了个20(时间来不及了)。
今年最成功的就是冬天没有间断跑步,在深圳度假的时候,只要不是一早赶着去玩,基本就能跑上一跑,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人才公园是个跑步的好地方(一个环形跑道,路边有淋浴房、存包柜、厕所、直饮机,还有桂花香一路陪伴),大年初一跑了个2019,还抽到一个幸运的跑步上上签。
大年初一跑的20.19
新年的上上签
3月初到了报名大马的日子,最开始打算是报半马,但是得到朋友们和小伙伴们的鼓励,最终报了全程马拉松团体。大马前一个月自己就拉练了一次全马的距离,当时跑了4小时40分。插播一下受伤小插曲(大马开跑前两周我崴伤了右脚踝,一直到开跑前都没完全恢复,当天还跟寒潮大哥要了肌贴,把自己的右脚踝给缠住绷紧稳定好,在此感谢寒潮大哥雪中送炭的肌贴!)
另外,针对马拉松自己也做了精心准备,仔细研究了跑友们在群里发的《马拉松赛前赛中赛后全攻略》,提前俩个月准备跑马的鞋并提前跑长距离磨合适应,准备跑步中的小细节东西(帽子、能量胶、盐丸、运动裤、压缩腿套、冰袖、芬必得等等),由于腰包拉家里,本来一次没带过冰袖充当了放手机的功能(刚刚开始跑马的时候想到的,真是意外收获),还有跑马前如何进餐,跑马前一周的跑量控制(我是周二、周四各跑了15公里、周五慢跑5公里)。
今年正逢大工校庆70周年,大工的校友和在校师生组织一起跑马(500人左右,300多半马,一百多的全程),我当时报名参加430刀旗手,背刀旗跑全程,但是提前看了一下刀旗,类似双肩包(1公斤),试背了一下,怕我这个第一次跑马的人不能坚持到最后,耽误了学校庆祝活动,就让给在校的学生来背了。放弃刀旗手后,也就是在大马开始的三天前,有了冲击400的想法,开跑前的一天还咨询了跑团里面的资深跑者江洋大哥,应该如何冲击400,江大哥给很多中肯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大马前,海之星和绿茵跑团举行了2019年大连马拉松启动仪式,还领到了跑团的跑马队服,在此感谢绿茵体育对参加大马跑团队员的大力支持!
跑团大马启动仪式
下面详细记录一下自己大马当天的经历,供大家分享参考,前一晚不到10点就上床了,因为要在5点钟到学校毛主席像前集合,统一发车去东港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激动,凌晨2点10分就醒了,在床上又赖了一个多小时,但不到3点半就起身开始忙活了。排空、吃饭(一碗粥,两个鸡蛋,一个面包片,一个香蕉),穿衣后4点40出门,到小区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节约体力),在下出租车的时候感觉自己少带了什么,看看出租车里也没落下啥,大工校友在主楼前聚会合影拍照。
大工校友跑前合影
跑团朋友们在跑前的集体合照
直到东港下车的时候发现自己忘带了装手机的腰包(里面有两个能量胶和盐丸)跟一个队友(记不清名字啦)要了两粒盐丸,跟祝喜田团长要了两粒盐丸(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并开跑之前半个小时吃了第一个能量胶,然后存包,上厕所,检录进入D区待跑区。
大马线路图
我的成绩证书
大马开赛前的路面上的静悄悄
两万多名选手静等发令枪,枪响后两万多人的洪流开始在路面是涌动。
开跑后涌动的红色海洋
首马起步篇(大马前半段0-15公里):
第一次参加大马,被分在了D区起跑,当时已经挤得靠近C区,但是还是在5分5秒后,才跨过起跑线。当时一路上人山人海,想要提速也很困难,速度基本是比自己平时训练的速度稍慢一点,虽跑前进行了排空,但是刚刚起跑就有了放水的意思,但是看到开始几公里排队上厕所的选手,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直到星海会展中心,看到没有人排队的移动公厕,才赶紧去排空。
在青泥洼桥的时候,追上了跑团队友张超,感觉跑的有点慢,自己就加速往前了,根据团友们介绍的经验,进水站就可以喝一口,在5公里和7.5公里的水站,都进去补充了几口水,主要原因也是自己当时出汗毕竟多,等我从7.5公里水站喝水出来后没多久,竟然发现超姐已经跑在了我的前面,追上后,一起跑到会展中心,在这里的水站(10公里处)补充了第一颗盐丸(超姐给的,在此表示感谢!)。
基本从进入会展中心,我手头就没有断了矿泉水瓶子,一路上从水站和热心的观众手中,总共拿了不低于8瓶的矿泉水,虽有点沉,但是也让我方便了随时可以进行能量胶和盐丸的补充,节省了进水站的时间。在会展中心上过厕所之后,超姐已经跑的没有影子啦,体内垃圾排空后,身子也轻快不少,发力开追,不到和平广场的时候,追上了她,当时自己的速度已经起来了,基本上是迅速的超过了超姐,进入了自己的赛中篇。
赛中篇(大马中段15-30公里):
根据赛会记录,这15公里基本是用了5公里26分多点的速度完成的,配速应该在5分十几秒左右,在这个路段看到了好几起跑友伤病到底的情形,赛后也没相关报道,应该是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在15公里的时候,我补充了我的第二个能量胶。是在18公里的时候,碰到了能量胶的补给站,自己拿了俩能量胶,继续飞奔,大概在21公里半马完成的路上,看到一个头戴彩色鸡冠子的跑友,仔细一瞅他的脚,竟然就穿了一双五指袜在跑全程,当时就对这个跑友竖起来大拇哥,还给他说赞,然后超过了他。在20公里处补充了第二个盐丸,在25公里左右补充了自己的第三个能量胶。在大概三八广场附近的路段超过了400的兔子,当时俩兔子一起跑,带着几个400气球,后面跟了一大帮子打算冲击400的跑者。自己当时根本就没想跟着兔子跑,主要是怕自己后半段出现点啥情况了,根本没给自己留下应对的时间,直接就是一路超过了400的兔子。事后证明这个策略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赛会组织者为跑者提供的降温喷淋系统,看地图标注在12、18、25公里处有喷淋降温系统,我好像这几个喷淋都进了,这也为30公里后自己的肚子痛埋下了伏笔。当时真的没想明白,包括30公里后的喷淋也是一个不拉的从头冲进去,一直穿过喷淋。大马完赛后,自己的心脏都在不舒服(心脏痉挛感觉),直到晚上了才想起来是每次穿越降温喷淋热的祸。希望看到的跑友能吸取我的这次教训。
大马后半段(30-35公里):
30公里往后是整个全马赛程最虐心的一段,从大马开始跑就感觉到后背没有擦防晒,就知道要被晒爆皮的节奏,到了30公里之后这段,就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了,虽然也用海绵进行了降温处理,但对这种一晒无余的跑道,基本是无用功。30公里左右自己的肚子开始疼痛,开始以为是岔气,当时左手摁住疼痛的地方,减速往前跑着,但是摁了好久也没起色,当时感觉真是前路一眼望不到头,旁边是道上跑的是已经开始往另外相反方向跑的跑友,这段5公里多不到10公里的路段,只能是咬牙硬撑,在快到30公里的地方补充了第四个能量胶(中间有个路段好像有能量胶补给,自己又拿了两次每次两个)和第三个盐丸(应为手里水瓶子没断,所以做到了想吃就有水的效果)。在这个路段碰到了好多的跑团朋友,有的是因为抽筋在做拉伸,有的是因为鞋磨脚,各种原因不一而足。当然,路上也碰到好多跑的很好的跑者,他们跑的非常匀速,节奏感很好。
大马冲刺阶段(35-42.195公里):
应该是在35公里的地方,超过了大工的几个400配速的刀旗手,并补充了第五个能量胶和两个盐丸(忒咸啦),虽然肚子还一直疼着,但是目标就在前方,不能停下奔跑的脚步,新的麻烦也来到了,由于一次吃了俩盐丸,把自己给咸住了,手里的水瓶子不停地漱口,吐粘痰。但是基本于事无补,只能减轻点口中的感觉。那个时候出汗量已经不大,该排的汗基本在前30公里排完啦。路上只能咬牙坚持,还吃了两段香蕉,在35公里之后基本都是按照6分的配速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近终点不到1公里的地方,大工的几个刀旗手从后面追到我了,就听他们在后面喊总算追到一个穿着大工跑服的队友,我当时的状态根本没法停下来等他们,因为我怕一停,再也抬不起来脚步啦!我就大声冲他们喊:“我没法停下来等你们,我带你们冲击终点吧!”举起双手跟师兄们示意,然后鼓起最后一点力气,往前奔跑,临近终点100多米的时候,看到计时牌显示3:58:00,鼓起最后能量在3:59:20,冲进终点大门,迅速掏出手机回身,本来想给自己来个自拍纪念一下小时之前结束全马的感觉,但是由于之前一天更新了系统,拍照不熟悉,没给自己拍上这个完美的镜头,但是还好给后面的两个大工师兄(刀旗手)留下了32届大马最炫的镜头,为他们的大马之旅画上完美的句号。
自己也被校友会的朋友们拍下了自己结束时最炫镜头
大马结束时的照片
感谢自己这么久能坚持下来的跑步运动,以及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带给我的这些经历和美好回忆,当我看着计时牌(3:59:20)冲进终点门的时刻,圆满的实现了自己三天前定下的目标,同时也付出了后背晒爆皮和两个脚趾甲变成紫色的代价(应该是三个,年初因为练习跑姿黑的一个脚趾甲一直没有完全康复),大马下一届已经升级成金标赛事,肯定会越办越好。过去的已经过去,这些成绩和收获仅仅算是个里程碑,写出这些东西希望能给看到的跑友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32届大马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