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是人和人最底层的差距,会带来认知和行动上的差异,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
正如作家史铁生讲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同样是摆在地上的几块砖,青铜看到的是一堆乱石头,钻石看到它的组成和作用,王者看到的是构建起来的摩天大楼。
人是如此,企业皆如此。
富士康的强大之处,在于其一直坚持10-20%的成本优势战略控制。
costoc的战略思维,就是物美价廉并尽量减少商品的周转时间。
美的,面对电商的冲击,逐渐开始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企业价值链 的广度。
华为,在同行绞尽脑汁研究手机等终端产品时,已经着手开发云和人工智能AI。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站的不高,就很难看的远。
没有战略思维,不仅容易困在当下,还会被时时更新的“大风向”打到措手不及。
01
战略思维:走出第一步,想到第十步
图片
在“成长思维笔记”公众号后台,有很多小伙伴在这里分享或求助。
问询考研建议的、规划大学生活的、寻求正能量开解的,乃至谋划未来十年的,各种各样的问号,无所不及。
对此,我通常利用周末统一处理,尽可能一一沟通,互相学习、互助彼此。
当中总会遇到一类人,他们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发现众多困惑的本质,就是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连自己的优势和短板都不清楚,就口口声声征服世界,打败对手,想象十年、二十年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这纯粹就是毫无战略思维的空想,简称“白日梦”。
那么,什么叫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就是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灵活主动的谋划,这种谋划本质上就是一个分析、判断、预见和决策等动态过程。
如果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只是依靠过往经验给出解决方案,这就不是战略思维。
首先,具备战略思维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下意识弄清问题的本质,擅长抓住“大方向”,而不是急于就事论事。
其次,具备战略思维的人出发点一定是全局的,他们会主动思考和驱动事物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小打小闹”。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即是此意。
当然,这里的“全局”,不一定要事无巨细。有的人属于完美主义者,为了追求正确的所有可能,把自己弄的忙而无序,这大可不必。
最后,具备战略思维的人更懂得结合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和优化治本的长远方案。
这么说有点空洞,我们举些通俗点的小例子吧。
比如打桌球,有战略思维的人懂得当下这一杆,不仅是要确保球进洞,还要尽量保证至少打到第三个球时也能进。
比如下围棋,有战略思维的人懂得不仅要走好当下这一步,还要运筹后面的十步乃至更多。
比如在战役中,有战略思维的人不会仅彰显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想方设法带领团队打“团战”,制定连续作战的灵活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依靠自身的远见、博见、创见,实现“走出第一步,想到第十步”的思维模式,这就是战略思维。
说到战略思维,并不是说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就要立即去执行。
因为战略思维的锻造,需要一个长久训练和精进的过程,就像学习一样。
我们先是要深刻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接着是长期坚持学习、保持连惯的学习,最后才能让成绩拔高。
在战略思维的强化中,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是看不到效果的,但如果方法得当,将会是飞跃式的进步。
02
战略思维的“成”与“败”
图片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
很多人看起来很忙、很勤快,一直忙忙碌碌,手脚没有停下来过,但时间却并没有放在最应该做的事情上。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懒的动脑子,遇到问题不去想真正的原因在哪里,不懂得偶尔也要放慢脚步认真去思考。
古人常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里的精力不止是体力,也是脑力。
慢下脚步思考,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曾几何时,诺基亚是手机业无可争议的王者。
自1998年成就霸业以来,诺基亚执掌江山长达14年。顶峰时期,市场占有率达到38.6%,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2012年,诺基亚共有员工10万人,业务遍布150个国家,是真正的世界级巨头。
但短短一年后,这个庞大的手机帝国竟分崩离析,一朝覆灭。
2013年9月,微软宣布斥资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
很多人简单以为,诺基亚的失败只是因循守旧,不知创新,所以才被以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打败。
但从诺基亚的角度考虑,它是为了应对竞争,不得不参与多条战线上的“战役”。
高端、中端和低端手机都做,生产的手机型号多到吓人。
直板机、翻盖机、滑盖机,甚至还有旋盖机。后来,又做了音乐手机、拍照手机、老人手机、商务手机等。
不管多么家大业大,一旦实力分散,对于那些将全部精力专注在单个领域的公司,诺基亚也难以招架。
智能技术兴起,市面上的手机产品瞬时改朝换代,这艘“巨轮”想掉头哪能那么容易。
用优势资源逐个压制数以万计的对手,逐渐重心不稳、竞争力薄弱,最终失去霸主地位。
以前,我们总觉得“强者恒强”,但时代不断更迭,今天的“强者”一不留神就容易被昨天的“弱者”取代。
正如老子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定要做好“舍”和“得”的理性选择。
一旦想得到的太多,想要面面俱到,最后很可能是巨船沉海、一无所获。
拥有战略思维的人早就深知这个要点,潜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他们坚信当“长板”足够长时,往往也会带动其他方面的能力。
陈睿,2010年作为金山网络联合创始人跟随傅盛创业。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
但在猎豹上市前,陈睿离开了,加入B站创业,按照当时猎豹的股价,他因为早走几个月,至少放弃了1亿。
后来他解释:“B站可能是这辈子我能遇到的最适合我的事。有时候你只能先舍再取,人这辈子只能要一个东西。”
后来,B站2018年上市,如今市值超过80亿美元,陈睿成为董事长兼CEO。
具备战略思维的人,看的长远、懂得舍弃,不只是盯着当前。
03
如何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图片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人建议我们说: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观,要有战略眼光。
对此,个人深表认同。那么,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沉淀和积累的最大化,以下有几个建议仅供参考:
一、多读书、读好书
借用曾国藩说的一句话,叫“结硬寨,打呆仗”。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绝非仅限于学生时期。
对于千百年传颂下来的经典,要认真地学习,慢慢地领悟。孙子兵法、道德经、儒家经典、德鲁克的管理学,相信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我读研时期的一位导师,知识渊博、广读诗书,很喜欢研究哲学和历史。
有一次我们去出席一个论坛,时间非常赶,可他竟在车上的半个小时,把剩下的几十页《沉思录》看完了,并且还经常给我们讲书中的道理。
他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然形成了高高的壁垒。
二、多琢磨、多问为什么
马斯克——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连续创立Paypal(互联网)、SpaceX(太空发射)、SolarCity(太阳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惊人的成绩。
在一次TED演讲上,主持人问他,“这些企业如此天壤之别,规模又都如此牛逼,你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他说:“我擅长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本质,并从那里开始向上理论。我的一生都在进行类推推理。”
理查.芒格曾说过:“你想要变聪明,你要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而且你必须将答案链接到深奥得到理论框架。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格栅”,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从而取得最佳的投资回报。”
三、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一切能让你汲取营养的,你都可以借势。
一个会借势的人,会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
你可以体系地学习别人的知识,通过买课、买书、请客讨教、花钱咨询等方式,将他们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我们自己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能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学会从他人那里借用各种资源为己所用。
如果你一时间想不到如何精进,那么最好的进步方式,就是向榜样看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路。
四、随时复盘 随时反思
具备战略思维的人,基本上总是在反思和总结——这件事干的怎么样,下次怎么做的更好。
对于一项大的任务,他们更是会从上级指示文件、本级领导的意图,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等方方面面去反思和总结。
他们会意识到总结的重要性,甚至已经把总结当成一种习惯,时刻在践行。
五、“得系统者得天下”
据了解,当下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00年前英国人,一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量的总和。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比200年前的人聪明。
系统架构师的年薪,往往比程序员高,大楼建筑师的年薪,往往比管道设计师高。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具备系统化战略思维,需要顾及全局,而不仅仅的一根“管道”。
个体要想崛起,不得不依赖于更强大的系统思维,想成为这个时代系统中的一员,就要实时更新迭代,与时代的大系统兼容。
写在最后:
人人都需要强化自身的战略思维。当然,正如前文提到的,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水流改变山川,成长的形状需要碰撞。
我们的进步,就是在已有的系统里,在知识、经历和阅历的碰撞中,形成一张张“战略思维网”,帮助我们更新换代、破旧立新,慢慢靠近心中的方向。
作者简介:小牛君,已出版《生活很苦 但你要甜》,公众号:成长思维笔记,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