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小西
来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看到下面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技能,了解了很多人生哲理,但工作还是会做不好,话还是会说不明白,生活还是止步不前?
归结起来就是: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以前我也存在读了很多书、但是生活并没有什么起色的问题。
或许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
后来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在脑子里清晰起来。
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01.
作家周岭在《认知觉醒》里面说过:
读书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然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读书都只是为了追求量,读完一本就开始读下一本。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022年的前5个月,一共读完了42本书。
除去一些绘本、短诗、经书(作为调剂和辅助)。
另外读完的个人成长类、认知类、技能类图书共有23本。
因为目前主要是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提升,像文学类的书籍读得会少一些,偶尔作为辅助。
在我这几个月读完的成长、认知、技能类书中,主要想推荐以下几本书。
也正是下面这几本书,让我的生活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02.
1《早起的奇迹》
作者:哈尔·埃尔罗德。豆瓣评分6.1分。
我们都知道早起有好处,也经常看到一些熬夜导致生病、猝死之类的新闻,但是看完之后该玩手机还是玩手机、该熬夜还是熬夜。
《早起的奇迹》为我们提供了“S.A.V.E.R.S.人生拯救计划”,即:
保持“目的性心静”(Silence)
如果你想减轻压力,请让大脑保持冷静、明晰。
这样你才能专注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随时取得成功,这是大多数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因此,每天早晨请带着“目的性心静”醒来。
在“心静”时可以做下面这些练习:
冥想;祈祷;沉思;深呼吸;感恩。
真正的自我肯定(Affirmations)
每天醒来你可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我将如何实现目标?
想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通过上面的问题和答案,每天醒来之后不停地重复暗示自己,你的潜意识就会开始相信你给出的答案,跟上你的步伐,最终实现你的目标。
内心演练(Visualization)
内心演练是一种你想象自己希望实现什么目标,以及需要如何做才能实现它的思维过程。
三步完成内心演练:
第一步:深呼吸
第二步:开始想象未来
第三步:实践梦想
开始锻炼(Exercise)
晨练应该成为你的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早晨,哪怕只锻炼几分钟,也能大大提高你的精气神,让你保持健康,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情绪得到改善,思维变得清晰。
阅读(Reading)
人生拯救计划的第五步就是读书。
它不仅是一条改变人生的捷径,而且也是让你学到相关知识、观点和策略,从而获得10级成功最直接的工具。
书写,从日记开始(Scribing)
作者最喜欢的书写形式是日记,一般在进行“神奇的早起”时花5~10分钟写作。
将自己的想法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努力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进行“神奇的早起”时写作,你能记下自己的洞见、观点、突破、领悟、成功、经验、机会、个人成长、进步等。
五个步骤,让你从跟床谈恋爱到“弹”恋爱
第一步:睡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可以将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神奇的早起睡前宣言”,它可以帮助你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将闹钟放到自己够不着的地方
这样你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床。
第三步:直接走到盥洗室刷牙
这一步的关键,是你要做几分钟无意识、但可以让身体苏醒的活动。
第四步:喝下满满一大杯水
起床后第一时间补充水分很有必要。
因为若6~8个小时没有喝水,你的身体已经处于轻微脱水的状态,而脱水会导致人体疲劳。
所以有时候当你感觉身体疲惫时,其实更需要喝水,而不是睡觉。
第五步:穿上晨练服出门锻炼
如果你想要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晨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能够让你的精神和身体都达到巅峰状态,让你在新的一天充满斗志。
《早起的奇迹》是一本以结果为导向,实用且有效的工具书,它能让你在人生的每一个领域都更上一层楼,而且速度绝对超乎你想象。
03.
2《认知觉醒》
作者:周岭。豆瓣评分8.2分。
3《认知驱动》
作者:周岭。豆瓣评分8.2分。
这两本书是周岭认知系列的姊妹篇。
这两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
是同一作者、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很多书就是这样,每次阅读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而我们读书,其实并不需要求多,哪怕书里只有一个点、一句话对你产生了影响,让你开始行动和改变,让你的生活发生变化,那都是值得的。
电影《教父》中说: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越长大越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认知水平的差距。
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其实,除了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你也做不成认知之外的事。
很扎心,但是事实如此。
如何提升认知?答案无非是多旅行、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
重要程度:多旅行<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
而《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以前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好手头的工作,下班后刷刷抖音、看看剧,躺着歇着。
作者说36岁是自己的「觉醒之年」,这一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然后开始读书,主要是个人成长、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
他读完书,不仅仅是读完了,而是反思、写作输出、亲身实践和行动。
就这样,几年之后,他成为了两本畅销书的作者。
而我们大多数人,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开始继续读下一本书,鲜少去反思和写作输出,也极少去行动和改变。
以前的我也是这样的。
这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那个巨大的鸿沟。
就像粥左罗说的一句话:只有真的改变,才能真的改变。
前一个改变是动词,后一个改变是名词。
意思是只有真的行动起来、做出改变,人生才会有变化。
也是看完《认知觉醒》,我才意识到自己虽然也读了很多书,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只是读完了而已,当下反思,偶尔输出,行动几乎没有。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04.
4《慢慢变富:让人生更富有的金钱与工作法则》
作者:松浦弥太郎。豆瓣评分7.5分。
作为日本著名的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也算是高产的作家。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很多自己一步步成事的处事原则和法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优化自己的行为。
5《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作者:大岩俊之。豆瓣评分7.4分。
6《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
作者:粥左罗。豆瓣评分6.9分。
7《输出式阅读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
作者:尾藤克之。豆瓣评分5.5分。
8《榨书:主动成长的高回报读书法》
作者:格格。豆瓣评分7.5分。
以上4本书都是教我如何更好地阅读和写作输出。
说实话,我每个月也读了不少书,但是以前一直不注重输出和切实的成长,沉溺于读书数量的自我感动之中。
后来当我意识到自己读了很多书但是依然没有多少收获和成长的时候,开始多关注如何将读书转化为能力的书籍。
也就是上面的4本书。
它们都指向了一个相似的答案:写作输出。
把一本书读完,很简单;但是想把一本书清楚、明白地讲给别人,并且让别人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你更加深入地思考,通过自己的语言将书中的道理讲出来、讲明白。
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你也会对整本书的逻辑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样对书里的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加深,记忆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还有一点,是关于做读书笔记的,我们读一本书并不是为了保持其干净,而是要给自己带来最大的价值。
以前我读纸质书时都是不忍心划线、折页什么的,导致看完之后就忘得差不多了。
后来我开始边阅读边做笔记。
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画线、标记、折页、贴便签、空白处写心得体会笔记等。
推荐你最好将这些方法全部用上。
这样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能知道哪些地方是重点,当你再次翻阅时,就能迅速地找到关键点。
因为上面这些书,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读书计划,不再过分追求读书的数量而走马观花地浏览,而是转变为追求读书的质量。
此外每个月也给自己定一个标准的目标:比如10本书和10部电影。
而不是像之前这个月读16本,而下个月只读了4本。
保持稳定的步伐,才能走得更远。
也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20英里法则”。
05.
什么是“20英里法则”?
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到东北部的缅因州,被称为“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
这段3000英里的路程,地貌十分复杂,且常有恶劣天气。
有人问,如果走完这段路程,最佳方案是什么?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组织了3批人进行试验。
试验对组员没有要求,到达终点便是胜利。
第一组选择在好天气时快速行进,一天行进40-50英里,坏天气时就休息,1英里也不行进。
第二组队员信心满满,出发时就很有激情,每天行进50-60英里,看似3个月就能到达终点。
第三组选择每天行进20英里,天气恶劣时,他们要行进20英里,天气晴朗,他们也只行进20英里。
5个月后,人们以为前两组会先到,出人意料的是第三组先到达了终点。
吉姆·柯林斯不解,调查后才得知原因。
原来,第一组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被好天气诱惑,被坏天气干扰,无法坚定的执行计划。
第二组很有信心,但急于求成,就好比跑马拉松的时候,一开始就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后来渐渐松懈下来,便失去了斗志。
而第三组人,他们有明确的规划,严格执行,风雨无阻,不受环境影响,不被干扰和诱惑,最终到达终点。
后来,吉姆·斯克林根据这一试验总结出:
一个人只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划,加上雷打不动的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不被环境以及周围的人影响,保持自律不被诱惑,就一定可以成功。
这就是 “20英里法则”的来历。
放到读书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发现如今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读书居然也开始卷了,随处可见某某大神一年读完300本书。
搞得我这种一年读不完50本书的人,都不敢说话。
其实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跟随自己的步伐去读书就好了,不要被环境及周围的人影响。
只要我们有目标、有规划,并坚持完成自己的目标,读书有所成长和收获,就可以了。
06.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就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中的知识,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终究只会一无所得。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此外,更重要的,是行动和改变。
记住:
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只有真的改变,才能真的改变。
共勉~
• End •
作者:林小西。满地都是六便士,你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图片:《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