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影响,前段时间买了一堆书,准备带去封闭备勤的时候看,毛姆的小说《面纱》看了两遍却迟迟没有写读后感,是因为它给我了很多感触,让它可以在心里慢慢发酵沉淀。
小说开篇描写的就是女主人公凯蒂与情夫唐生偷情时,被丈夫瓦尔特撞见的场景。作者通过凯蒂的惊叫、百叶窗把手上慢慢转动的旋钮……在一系列带有强烈画面感,用充满紧张的情绪把读者带入其中。
作者又返回讲述凯蒂出身于英国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母亲爱慕虚荣、尖酸刻薄当她发现丈夫的职业生涯无法再满足她的野心时,她将希望寄托在了女儿凯蒂的身上,一心让女儿嫁入豪门。
在那样的家庭环境成长下的凯蒂,就是人们所说的傻、白、甜吧。挑来挑去,蹉跎了岁月,直到二十五岁,此时母亲已经怒不可遏,加之长相平庸的妹妹的订婚,当一个叫瓦尔特的细菌学家向其求婚时她仓促决定嫁给瓦尔特。
瓦尔特是凯蒂的众多追求者之一,一名沉默寡言的细菌学家,完全不是凯蒂喜欢的类型。瓦尔特在香港有一份职业,凯蒂结婚后便跟随丈夫来到了香港。
到香港的几个礼拜后,在某次茶话会上,凯蒂遇见了助理布政司唐生,一位侃侃而谈的英俊已婚男子。唐生的出现令对婚姻不满的凯蒂心生向往,最终他们成为了地下情人。
凯蒂深爱着唐生,并白日梦般以为这永远不会被发现,或者说被发现也无所谓,她一心认为唐生会为了她抛弃现在的家庭。瓦尔特给了凯蒂两个选择,一是跟随他去霍乱之地,二是让唐生同意立刻离婚并迎娶凯蒂,作为放她离开的条件。
当凯蒂找到唐生寻求解决时,唐生却为了自保把她无情的推向瘟疫,心如死灰的她随同丈夫走向死亡之地也是她的新生之地!
凯蒂被迫跟随瓦尔特前往霍乱之地——湄潭府。在那里凯蒂结识了海关专员韦丁顿。韦丁顿是一个看似糊涂的聪明人,他在整个故事里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一针见血的揭穿了唐生虚伪的面目。
在湄潭府修道院凯蒂通过和院长嫫嫫、修女们的交流和相处,感受到了自己所不了解和具有的精神力量的召唤。重新认识了丈夫舍己为人的人格品德,她自己也兴致盎然地投身于照顾孤儿、病人,帮忙打理修道院的事务中,令她的丈夫也对她刮目相看。
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已有两三个月了。当瓦尔特问他是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凯蒂诚实的回答了“不知道”。而这大概也是压死瓦尔特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为了研究霍乱疾病的防治感染上了疫病,最终死亡。
回到香港的凯蒂接受了唐生太太的邀请,暂时安顿在她的家里,再次和唐生发生关系的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决心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