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中的高人很多,但是追求修身养性,躺平放倒的也不算太少。
随着入院的时间日久,年龄日大,资历愈老;甚至还有一些年纪不大,资历不老的年轻人,入院以后三五年,也有变得愈来愈佛系,追求躺平,醉心养生,被好多人称为“闲散大仙”。
“闲散大仙”们没啥特别的追求,不求闻达,只求温饱,不求进步,只求稳妥。
讲究的是画图别累着、上班别太远,加班加太勤,出差别太远。
心气不高,胆心不壮,脾气不小,干嘛嘛不成,争啥倒都有他。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
第1类 专业上不求上进,学习动力差。
专业上干到项目的专业负责人,专业追求也就算是到头了。
行业出了新规范,专业有了新标准还愿意大概了解下,至于院里接到了海外项目,需要去了解、掌握下欧标、美标、澳标等的设计要求和规范,那可就不愿意去费神、费力钻研了。
院里希望他尽量争取早点考下勘察设计注册证书,他抱怨太忙没时间;
院里新业务需要单位资质,要求相关专业人员考试取证,并有一定的奖励;他们嫌激励力度不够高,要和院里提条件要求加大激励力度。你们吃这碗饭的不拿证,院里拿不到资质,没活儿干你们都喝西北风去。
院里安排设计人员了解FIDIC合同执行要点,了解工程造价在项目中应用的相关知识,他说跟他没关系。
院里接轨国际化项目,执行EPC总包项目,这些新知识,新技能不了解,光懂个半拉子设计还不精,做国际总包项目能不风险大么?
第2类 专业领域上不愿拓展,专业追求弱。
院里有些专业设计领域内的业务萎缩,近些年来接到的项目日渐减少,但是相关、相近专业的国内国际投资建设需求快速增长,院里的专业业务需要转型。
院里面临两个选择,
一种方法是招新人来做,那么原来的老人就会闲着,养着;新人来了又要增加工资总额和人工成本;
第二种方法则需要部分专业的设计人员拓展专业领域,把知识领域扩展到相关专业和相近专业,需要人员把专业面拓宽。
第二种方案合理有效,但是第二种方案往往受到老员工的种种抵制和不配合,他们觉得还是进新人吧,乐得自己清闲自在。
要都这样想,院里的效益能不受影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