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0天未提笔,看书,身体虽没有空闲,大脑依旧持高压状态运作,但这似乎是充实的假象。
刘润老师说:“忙,只不过是一种略带焦虑感的心理状态。”我对此深感认同。
在上班途中无意间听到周国平老师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音频,内容对我的触发点是周国平老师对身体欲望和精神欲望的理解。故而点醒正沉醉于“忙碌”中的我,我竟差点被这种虚假的“充实”感所骗。
便停下脚步回想这10 天里的“忙”,得出结论:忙而无效,便是无用功。
我的身体貌似很享受这种状态,对物质与懒惰的欲望享受。而,精神状态却凸显空洞虚无。
不经遐想,自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吗?物质欲望已高于精神追求。
但,回到现实细想,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创造更多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条件,转而追求或者享受更高的精神品质吗?
是的,我也相信基于生存,有时不得不延迟满足精神所求。
正如打工诗人许立志,在他的《我就那样站着入睡》诗中道尽当下大多数人的痛处。可迫于无奈,我们依旧不得不如此苟活。
一边是生存,一边是生活;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物质欲望,一边是精神所求。
试问,何处可安我心?
经过一番思索,似乎又增添了几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