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人说过,生死亦大事矣,可人生不只有生死。
人这一生,除了经历出生时候的啼哭,以及逝去时候的痛苦,其实还要经历中间那最为漫长的过程。
开始和终点,我们都无法把握。你能够出生在什么家庭,这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你只能是听从命运的安排。
你最后魂归何处,能否坦然而去,这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死亡是唯一的结果,每个人都需要接受。
除生死之外,对我们而言最重要,其实是人生旅途中的感悟和认知。你在这人生的旅途中,到底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这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有些人在人生的旅途中,看透了世事的真相,看透了这较为惨淡的人间,那他自然就内心通透,不再惧怕任何孤苦来袭。
有些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功成名就,赚到了不少的钱财,那这个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遗憾,而是圆满而去。
对于人生的意义,金庸先生有言:“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人活一世,真正的意义在于体会“聚散”的人生,明白“舍得”的真正意义,从而在“得到”中欣喜,在“失去”中感悟,波折不断,聚散离别。
02
聚散离别,才是人生的真相。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杨过和小龙女经历了生死离别,甚至双方还有十六年的约定。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波折中,他们终究是明白了“爱”的真谛,领会了江湖的本质。
在杨过眼中,尽管自己不愿意跟小龙女离别,可现实还是将他们俩分开了,这令他无可奈何。但是,正因为他与挚爱分别了,所以他自创了黯然销魂掌,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
而在小龙女眼中,尽管她也不愿意离开本就爱自己的痴情儿,可她为了对方能够过得好一些,依旧选择与之定下十六年之约,暂时离去。
也许,在我们读者的眼中,会觉得这两人的感情之路过分波折了。可是,这恰恰是金庸先生想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人生的本质,便是“聚散离别”。
你也许会觉得,离别过分痛苦。但是,“离别”是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相聚”,终究是短暂的。
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正因为离别的事儿多了,所以我们才觉得人生的确不太如意,还有点让人心酸的感觉。
有一位作家写道,充满悲剧的,才是人生。而不经历悲剧,人永远都不会长大。
接受悲剧,接受这“离别”的人生,这才是生活的本质和真相。
03
人生之事儿,本就是“苦”中有甜。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中国的话剧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结局永远都是令人痛苦的。但是,他们死后化蝶的双宿双飞,却让人感觉到特别浪漫。
在各式各样的剧本中,我们所看到的结局,很少是有“大圆满”结局的,都是不幸的结局居多。
这说明了什么?就说明了这么一个道理,那就是众生的本质,便是“苦”。而所谓的甜,终究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幻想罢了。
就拿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都喜欢“团圆”,而不喜欢分别。殊不知,这天底下并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世间并没有长久的美好。
牛郎织女本不该再度相见的。可就是因为我们向往美好,所以每年的七月初七,他们还是在鹊桥上相见相拥了。
长久的分别,换来短暂的相聚,这是人们的期待。同样的道理,长时间的痛苦,换来短时间的安稳,这是人们最为淳朴的追求。
话说,谁的人生不是在“离别”和“团聚”中度过的呢?可以肯定地说,大多人都必须经历这两个过程。
04
经受离别,珍惜当下,人生大美。
在你看来,经历人生的这个征途,你感觉到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呢?
其实,并非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顿悟到了什么,内心萌发出了怎样的看法和感受。
老子有句话说得很好“福祸相依”。李叔同有个词总结得很妙“悲欣交集”。
金庸先生所言的“白云聚散”这番话,跟上面这两个词的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在悲剧中感受现实,在现实中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在意义中感受一点“甜”。
说实话,太顺畅的人生,终究是没有滋味的,就像是平淡的白开水一样,总是令人提不起兴致。
而只有波澜曲折且满是悲欢离合的人生,那才是“百味”的人生。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是喜欢品尝多种味道呢,还是喜欢品尝一种味道呢?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过匆匆百年,那肯定是品尝多些人生的“味道”最好。
要知道,经受离别后,人们才更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眼前人,进而实现大美的人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