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映的韩寒执导的电影《后悔无期》有句经典台词:听过了无数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引起了无数当代青年的共鸣。
诚然,从小看读者,长大听马云,被父母长辈耳提面命了数十年的我们仍然过得混沌而迷惘,听过的教诲,喝过的鸡汤,似乎句句是箴言。可这些真知灼见却未能改变我们平庸而无奈的生活,反而带给我们求而不得的焦虑,难道这些鸡汤真的有毒么?
对于读书,我谈不上有多爱,可也勉强算得上每日开卷。文学,小说,历史,经济,管理,各类图书拿来就看,喜不喜欢都要坚持读下去,好看的书还要读两遍。除此之外,听《得到》,刷知乎,凡是感兴趣的知识话题总要尝尝鲜,解解馋。如此几年,和朋友同事聊起天来总是不乏话题,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什么都懂一点,时常还会抛出一些新颖大胆的观点,因而总是能在谈话中占据主导。懵懵然也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掌握了生活的大多数答案。
可事实上呢,满怀憧憬进入大学的我后来毕业时成绩相当普通,同班同学考研的成功如愿,保研的继续留校,失败的再战成功。大一时定的目标,后来一样没实现。工作后,不爱社交,没交下多少朋友。和同事关系相处一般,性格孤傲却也没有孤傲的本钱,工作能力和表现在公司里也毫不起眼。工作接近一年后,甚是迷茫,觉得不适合这个行业,裸辞20天后,还是乖乖回到了同行业的另一家公司。
我以为是我书读的不够多,知道得太少。于是越发将自己与现实隔离,将书当成一堵围墙来挡住生活中的失败。可读过那么多书,看过那么多激励人心的故事和电影,除了在彼时彼刻热泪盈眶乃至热血沸腾外,多数时间里身处一种充满自我鄙夷的焦虑和无能为力中。
直到某天,翻到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
“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我们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求末。”作者在书中如是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多读书,读好书。那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豪情壮志已经距离我们生活太远了。简单点说,我们读书小时候就是为了考大学,工作后读书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但读书就像看错题集或者参考答案,看着那些解题过程抽丝剥茧,得到答案的过程十分过瘾。但是当自己真正遇到难题的时候,却多数是手足无措甚至气急败坏。
大家都讨厌被说教,可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听过那么多名人演讲,除了成为朋友交流时值得炫耀的话题,或者拿来辩论,成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依据,有多少真正内化到我们的灵魂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
整部论语讲了很多道理,开篇两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甚至被写进语文教课书,很多人都会背诵,但有谁真正去践行过呢?学习热衷于打卡,上网喜欢评论和抨击。这些行为于你的成长真的有帮助么?
看过一本好书,觉得充满收获,有的会花心思记笔记,写书评,背下经典的句子段落。但如果仅止步于此,那读书和看电影,听音乐没有多少差别,我们也不应该希望从读书中奢求更多。
有次公司培训,讲师之前是位非常优秀的从业者。他谈吐幽默风趣,讲得东西又非常贴合实际,所以整场培训气氛非常热烈,每个人都觉得颇有收获。不过他在快结束时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我今天讲的东西,你们回去会做多少,今天才算学到多少。
我愿意相信无论是圣人先贤留下的哲理,还是成功大佬们热过的鸡汤,都经过现实生活的淬炼洗礼。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支撑着他们走过生命中的至暗时刻,激励着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朝自己的理想前进。只是我们习惯去听各种鸡汤来暖自己,或者把这些听来的鸡汤讲给别人,自己却依旧我行我素,走着老路。直到听到的鸡汤再无新意之后,轻蔑地嘲讽一句:你要是成功了,说什么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