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五十二


东郭先生还挺讲义气,没有原则的义气,你能和坏人讲义气吗?他还知道狼是害人的,他还救狼,他以为他救了它,它就能感恩戴德,就不会伤害他了。也不知道你那一口袋书是怎么学的,你学到的知识是怎么用的,都用在哪了呢?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所以东郭先生是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

书上又说:后来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别的方向追去了。狼在书袋子里听到猎人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说:“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仁慈”的东郭先生,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东郭先生空手同狼搏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他和恶人讲忘恩负义,有用吗?这人迂腐到了极点。他还知道它是狼,不像不知道,还知道狼是吃人的,你说可气不可气,所以这则寓言很发人深省。我们看东郭先生感觉很愚蠢、很好笑,好像是在胡闹,但是细想起来这种错误在我们人身上不是个例,人有时也犯傻,有意无意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也会犯此类错误。

邓亚生说:“我们怎么没看着动物园里的狼呢?狼在哪呢?”苏永君说:“狼在山那边,咱们走过了。”邓亚生说:“咱们看狼去。”于是苏永君领着大家往回返。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笼子里有一对白色大如鹅的鸟,两只鸟都用一只长而细的腿,站在笼子里的一汪水旁边。黑脖颈,头顶上有一块红肉冠,满笼子都是白毛。邓亚茜上前看笼子上挂着的说明,说:“丹顶鹤,别称仙鹤、满洲鹤,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丹顶鹤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主要以鱼、虾等为食。”

苏永君说:“我家炕琴柜柜门玻璃上,就有仙鹤和松树的图案,上面写着‘松鹤延年’。”邓亚茜说:“仙鹤和松树本来是到不了一起去的。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分。但是由于丹顶鹤寿命长达50~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仙鹤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一等的文禽。明朝和清朝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鹤为“一品鸟”。

人们也把鹤作为高官的象征。一幅鹤立在潮头岩石上的吉祥纹图,取“潮”与“朝”的谐音,象征宰相一样“一品当朝”;仙鹤在云中飞翔的纹图,象征“一品高升”;日出时仙鹤飞翔的纹图,象征“指日高升”可见丹顶鹤的高雅尊贵。古传说鹤是仙禽,黄老道学创始人张道陵他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那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既然张道陵是仙人,那么他骑的鹤也就是仙鹤了。那么仙人既然能腾空驾云,为什么还要骑鹤呢,弄不明白。

宋之成说:“丹顶鹤真美,看他的体形协调匀称,其奥妙之处在于头顶上有一个朱顶,显得典雅风流,亭亭玉立。”邓亚茜说:“雄丹顶鹤的舞姿才优美呢,嘴尖朝上昂起头颈,仰向天空,双翅耸立,引吭高歌,发出‘呵,呵,呵’的嘹亮声音。雌鹤则高声应和,然后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舞姿很优美,或伸颈扬头,或曲膝弯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跃空中,有时还叼起小石子或小树枝抛向空中。”

苏永君说:“那么有意思呢,我怎么看不着。”邓亚茜说:“在动物园里看不着,到大自然里能看着。”苏永君说:“赶明咱们上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寻找丹顶鹤去。”宋之成说:“行,咱们回去就去,去那没有人烟的野外沼泽、湖泊、河流、湿地,寻找丹顶鹤去。”邓亚茜急忙说:“我也要去。”邓亚生说:“你不能去,你是女的,不方便。”邓亚茜说:“怎么就不方便,我非去不可。”邓亚生说:“不带你去。”邓亚茜冲着宋之成说:“宋之成带我去不?”宋之成没吱声。邓亚茜看宋之成也没吱声,有点不高兴。宋之成说:“不是我们不带你去,是你妈你爸不能让你去。”邓亚茜说:“不让去我也得去。”

这时苏永君发现,在丹顶鹤笼子旁边有一个自来水水龙头,不少人围着水龙头喝水洗脸。苏永君说:“水管子,咱们喝点水去。”大家都渴了,一天没喝水了。

听说有水管子都跑了过去,一个挨一个排号喝水。苏永君嘴对着水龙头咕咚、咕咚喝起没完,肚子眼见着就鼓起来了,喝地溜溜饱,完了洗了两把脸。该宋之成的了,宋之成往后一让说:“邓亚茜你先喝。”邓亚茜也渴了,不客气急忙上前,用手接水,把水龙头嘴子洗了一洗,马上嘴对着水龙头就喝起来了,喝地是真爽啊,喝饱了洗两把脸,真凉快啊,站在一边,感到神清气爽。

宋之成和苏永君也都喝完了,大家又继续往前走。老远就看见狼笼子了,邓亚生跑了起来,连跑带脱衣服,邓亚茜跟在后面跑,俩小辫一甩一甩地。邓亚生露出短袖白衬衫,手里拎着衣服,跑到狼笼子跟前。看见笼子里有个假山,假山中间有个狼洞,洞里漆黑,两个大灰狼站在假山上,感觉有点阴森恐怖。

邓亚茜说:“这是狼吗?”苏永君和宋之成也走到了,苏永君说:“是狼。”邓亚茜说:“我看像狗。”苏永君说:“狼和狗差不多,他们的祖先都是狼,狗是从狼被人类驯化过来的。”邓亚生说:“狼和狗有什么区别。”苏永君说:“狼的耳朵是立着的,狗的耳朵耷拉着,狼的尾巴往下垂,狗的尾巴往上翘。”

邓亚茜说:“你们听说过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狼三则’的故事吗?”都说没听过。邓亚茜把兜里的 “聊斋志异”那本书掏了出来,翻到“狼三则”那篇,开始读:“第一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邓亚生不耐烦的说:“你就别念了,这几个人听不懂。”

邓亚茜说:“我给你们解释,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条狼。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出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有个人在树上吊死的样子,屠夫大吃一惊。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本想把肉吊在树上,诱狼不来追赶自己,没想到,恶狼贪吃,它跳起来连肉带肉钩一起吞进了嘴里,像鱼钩鱼饵似地,把狼嘴的上颚给勾住了,吊死在树上,聪明的屠夫获得了意外收获。狼的贪婪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邓亚茜又念:“第二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邓亚生说:“怎么没看着狼呢,狼在哪呢?”苏永君说:“狼在山那边,咱们走过了。”邓亚生说:“咱们看狼去。”于是苏永君...
    闲嫌咸贤阅读 144评论 0 5
  • 邓亚生对邓亚茜说:“你听,和咱俩在北门听到的吼声一样。”邓亚茜往传来吼声的隔壁笼子里一看,一头大个的雄狮子张着血盆...
    闲嫌咸贤阅读 33评论 0 2
  • 通过以上几则故事我们看出来了,农夫、东郭先生的呆痴、愚蠢和屠夫的智慧和勇敢,从而使我们联想起中国古代一些历史人物的...
    闲嫌咸贤阅读 126评论 0 3
  • 人们站在铁栅栏外面都恋恋不舍地不忍离去,就那么默默地注视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不同的想法、看法和感受。在铁栅栏外面...
    闲嫌咸贤阅读 133评论 0 4
  • 这天宋之成、苏永君、邓亚生、邓亚茜又来到了老槐树下。通过这一个多月的练习,大家的刀技都有所进步,要想比试比试,看谁...
    闲嫌咸贤阅读 411评论 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