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第二个周末,天朗润起来了,我在风轻云淡中,骑着小蓝穿花拂柳,来到了三水校区的报告厅,和新父母学校朗诵口才班的孩子们一起赴一次朗诵之约。
风情万种的四月,我将朗诵的内容定为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林徽因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诗如其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像一阵清新的风,既不甜腻,也不灼热,温暖而纯净,绵软而轻柔,极富女性的细腻与深情,让人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愉快和舒适。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周末上午,将这样一首美妙的诗歌带给可爱的孩子们,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因为诗中有很多的意象,诗歌又有着古典的韵味,孩子们只有十岁左右,我怕孩子们不理解诗歌内容,读不出诗歌的韵味,我便从身边的美切入,让他们谈谈在这个四月,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美。
一开始,孩子们都愣在那儿,看来小家伙们缺少美的熏陶啊,我在心里暗自庆幸:原来我选这首诗歌是正确的,因为这首诗可以给孩子们美的启蒙与启迪。
我耐心地启发着他们,这时一个小女孩说:“我发现校园一个角落里的樱花开放了,把校园一角都变成粉红粉红的了。”粉红色的校园一角,好有诗意!一个小男孩说:“我发现老家的梨树开花了,雪白的花儿很美。”梨花雪白雪白,确实很美。一个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小姑娘说:“我发现校园里的绣球开花了,胖乎乎的,像雪白的冰淇淋。”我并不去考证绣球是不是四月里开放,只是觉得在这个小姑娘的眼中绣球花好特别,孩子的眼光就是天真烂漫、与众不同。一个高个子的小姑娘说:“花园里的辛夷花红艳艳的很美,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一种花。”观察得真仔细,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只要审美的思维一打开,孩子们能说这么多的美好的事物。不能不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有了对四月之美的铺垫,我们便开启了诵读之约。我准备的PPT中每一句诗对应一幅与之相应的图画。比如“星子在无意中闪”这一句,对应的画面是深邃无边的黑夜中一颗颗星星在闪闪发光,我让孩子们读出星夜的静谧美好,同时又要读出星星的闪闪亮亮。“细雨点洒在花前”一句,对应的画面是细细的雨轻轻地落下,粉红的花朵盛开了笑脸,这时,我穿插了一首诗《春雨》,让孩子们背诵同时感受春雨的轻柔和润物无声,然后再来看画面,孩子们懂得了要读出雨的轻柔和花朵的娇艳。“雪化后那片鹅黄”一句,对应的画面是雪后的蜡梅上沾着一颗颗小水珠,使得蜡梅花瓣也变得晶莹剔透了,孩子们又懂得了要读出雪后蜡梅的高冷晶亮。
就这样我们浸润在轻柔的音乐声中,一边看着唯美的PPT,一边诵读着诗句,时光在静静地欢乐地向前流淌,我们师生都陶醉这四月的音诗画中。孩子们跟在我后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到了诵读时更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其中一个叫刘行的小姑娘最有灵气,她的轻柔空灵的声音读出了四月的浪漫气息。一个叫皖苏的小姑娘,用饱满圆润的嗓音读出了四月的甜美意蕴。一个叫涵予的小男孩,用热情阳光的音调读出了四月的明朗韵味。不同的孩子,有着细微差别的解读,再加上不同的嗓音,他们给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人间四月。也许,热爱朗诵的他们就是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