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一个人形成内在精神个性的历练过程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是对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张一兵的专访。题目是《哲学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个性——张一兵教授访谈》

现把自己感兴趣的几句话摘录如下:

“哲学实际上是每一个人形成内在精神个性的历练过程”。

“哲学实际上跟神性相关,它很多是体悟”。

“哲学是思想,它不是知识”。

“哲学是开智的,它会使你在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创造性思考结构”。

张教授建议大家通过哲学史、思想史来进入哲学,因为哲学表现为一个历史连贯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每个时代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问题,这样你会有一个全景性的思想建构。

“我觉得,如果说经典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的学问的基本训练,那前沿就是保证我们有最新的方法论和最活跃的兴奋点的一个支撑。它们是一个互补关系”。

“这个同时建构和消解、在场与 不在场的构境,就是人的生存的真正本质”。

“人呢,其实不是他自己表征自己是什么,而恰恰是真正围绕你的生命过程里面每天发生的情境,让你的生命涌现出来的特定情境状态”。

他还提到了用过去的概念解释如今提出的理论的弊端,比如哲学的分类:本体论、认识论等等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一旦使用了原来的概念,那你讨论的视阈就离不开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了,需要提出新的概念来取代旧有的概念,以便适应前沿理论的进展。

他还提到了自己创造的理论——构境论。这个理论是我非常难以理解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也无法说些什么,因为它不同于以往那些传统理论的运思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之方向 ——从普世价值走向同一价值 第九章信息本体论的重建 信息是什么?数学家香农给出的定义是:“信息是...
    李沐之的简书阅读 1,380评论 2 11
  • 2017/11/8 上午的新人培训,在课程内容方面作了一些改动。重点是发掘一些优秀员工在他们的心里种上希望的种子。...
    王巍巍阅读 326评论 0 1
  • 1 罗素说:我不敢为我的信念献身,因为我怕我的信念是错的。 这其实是说,凡事都得有个边界。没有信念的人,散漫嬉皮,...
    印象周阅读 226评论 0 0
  • 我真的应该把你拉黑了 我受够了这种试探 我所期待的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看明白这些 所谓的感情也该放下了 生活里我...
    小野家出品阅读 481评论 0 2
  • 1 从昆明到大理的火车上,车厢里有五位同行的年轻人,两对儿是情侣,一个单身女孩儿,他们很熟悉的样子,可能是同学。 ...
    莲苇阅读 1,23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