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能丢下的都丢下,我就是在一堆废墟中找到这本书,同学说要是我喜欢就拿去吧,我当然不喜欢,我是说我当然不喜欢浪费,所以抱着卖破烂也能卖两三毛钱的心情把这本书带了回来,我真的是不喜欢看长篇小说,尤其是文艺类的,所有直到四个月后我才宠幸它,恰巧有个朋友也在看这本书,而且对此书评价特别高,所有他就怂恿我来写读后感,还扬言我写他也写,好吧,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一场文字约会,希望别嫌丑!
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写,因为我真的没特别用心去感受,每天都是在把手机玩到没电才开始浑浑噩噩的看书,如果非要让我说这本书给我什么感觉,那么我觉得是:孤独!
朋友说这是一本治愈小说,而且治愈了全法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不是法国人才没治愈我!法国可真是个浪漫的城市,我自始至终都觉得浪漫是幸福爱情的代名词,要么享受爱情,要么替你制造爱情。法国人都很爱看书,之前孟非在节目中说法国的墓地很浪漫,不像中国那样阴森森,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阳光午后去墓地看书,茶花女埋左边,小仲马埋右边,一杯咖啡一本书,多浪漫!所以我觉得在会享受浪漫的法国人中,文字都应该是温暖的味道,而这点,《偷影子的人》做到,小说文字风格轻松幽默,例如爱丽斯吐槽儿媳妇做菜手艺时:我儿媳妇简直是用脚在做菜,就算一只火鸡都能把自己烤的比他烤的好吃!可这并不代表这篇小说就是一个喜剧。这本书的封面是抹茶绿打底,画面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影子接吻,配上《偷影子的人》的书名,我第一眼的解读是:主人公是个孤独缺爱的小男孩,孤僻没朋友,于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朋友,甚至会偷偷的和别人的影子交流,例如借助自己的影子去拥抱一个自己暗恋女孩的影子,然后暗自欢喜。读了小说后我才发现自己只才对一半,这本书带有童话色彩,男孩子有特异功能,他可以随便带走其他人的影子,用影子去解读其他人的悲伤,一个活在能感受到生活中所有人悲伤的人会快乐吗?除了感受悲伤,而且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必须保密。小男孩像是一块吸引影子的磁铁,很多人的影子都愿意跟他走,并倾吐自己主人的悲伤,而这些悲伤,主人不说,听故事的人也不不能说!所以我说文字很温暖,但是故事有点悲伤,男主一直活在充满悲伤的影子世界中。
“伊丽莎白不是全校最漂亮的女生,却是最有魅力的。他有独特的绑头发方式,动作简洁又优雅,尤其是他的笑容,足以照亮秋季最阴郁悲伤的日子:就是那种阴雨绵绵,你泡水湿透的鞋子在碎石子路上啪啪啪作响,街灯不眠不休日夜照在通往上学之路上的那种日子。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带点忧伤又有点悲伤,在这外省的小城市里,我拼命等待着伊丽莎白垂怜而看我一眼,在绝望等待中长大".由于我过度爱惜自己脆弱的脑细胞,而且不想暴露自己拙劣的文笔或者说智商,我就不解析这句话了,总而言之,我觉得这句短话写的很好,道尽了一个自卑孤独的小男孩童年。而这么好的段子,小说中处处看见,拿下销售冠军真的不是事!
父亲出轨,抛下男主和母亲,自小学后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父亲,体格瘦弱,在校一直被欺负,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因为工作繁忙,很少回家,最后自己母亲死在家里的后花园,平躺在三月初的土地上,次日凌晨被发现。和我一起读这本书的那个人竟然抱怨这本书没结局,我不知道他怎么理解”结局“这两个字,是不是非要结婚生孩子,生老病死才算结局,总之我觉得这故事还算有一个不错的结局,最终男主和自己曾经对他承诺过的女孩在一起了,虽然有点坎坷。但是我一直搞不懂伊凡到底是谁?男主手中的克雷儿前面为什么会出现在伊凡曾经的工具库?我更愿意相信伊凡是男主自己在需要朋友是虚构出来的影子,毕竟他看了这么多影子,却没用心和自己影子交流!
马上到凌晨一点了,我好像有点心律不齐,应该是很困了,但我这篇读后感并没写好,很多想表达的东西还没来得及马上去,这篇文章大概有三个切入点,好吧,其实人生也就那么一回事:亲情、爱情、友情。故事中,影子是背叛者,他会出卖自己心中难以启齿、尴尬的秘密,如果是这些影子就是寓意我们生活中的那个狼狈的自己,那么希望各位,尤其正在熬夜写长微博的那位,学会和自己不堪的一面相处,不要让他找其他出口或者是逃避,自己种花自己开,自己开错自己败。